國與國的外交,語言的表述是一門學問,如何用不同的話表達說話者的真實意思,並且讓對方聽懂,不僅涉及說話者的表述方式,也涉及如何翻譯,尤其對中文來說,很多詞匯本來就語義豐富,可以做多種解讀,但要把它准確地轉換成另一語言,客觀上存在難度,如果翻譯不好,或者譯者出於某種動機不想表達出中文本來的含義,那麼很可能會失去說話者要表達的意思。
在外交上這種情況不說經常發生,可出現的頻率也不低。中國外長王毅和美國剛剛就任的國務卿盧比歐最新的通話,就遇到了這種情況。王毅對後者說,「希望你好自為之」,引起了輿論的多種解讀以及翻譯上的困難,如何准確翻譯這個詞,才能表達王毅的真實意圖?
「好自為之」的中文含義一般用在為人處世上,勸誡或提醒一個人要好好地做人做事,以免不經意間給自己惹上什麼麻煩,含有期待對方自重,做一個正派人的意思。但它到底是一種善意提醒,還是帶有某種警告意味,取決於對什麼人說這個話。若是對熟人和朋友,多半可以理解為對對方的好意勸誡;可若是對對手或敵人,則可以理解為警告,甚至是嚴重警告。
讓盧比歐「好自為之」是什麼意思?
中美關系現處於對抗當中,盧比歐更是被中國政府兩次制裁的人,中方當然不可能把他看作朋友。那麼王毅說這個話無疑是種警告,對這點大多數解讀都沒有不同,只是警告的程度,不同的觀察者,看法不盡一樣。中國輿論普遍把它解讀為警告的語氣還是蠻重的,我認為這種看法接近事實。呂政璋觀點:如何用「好自為之」在美中博弈中釋放弦外之音?更多文章
看看這句話的上下語境,「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應當承擔應盡國際責任,應當維護世界和平,應當幫助各國實現共同發展。希望你好自為之,為中美兩國人民的未來,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可見,王毅實際上是含蓄批評了美國上屆政府和特朗普,拜登政府對兩場戰爭的拱火行為沒有盡到維護世界和平的作用,而特朗普最近的一系列擴張性言論和退群行為,也未讓美國承擔它作為世界頭號強國應盡的國際責任。既然王毅連美國政府都含蓄地進行了批評,對盧比歐這個反華「急先鋒」儼有好口氣?
如果看二人通話中方公布的全文,再結合美方公布的信息,更能見出王毅對盧比歐相當的不客氣,近乎於教訓他。中方文本中有兩段話需要注意,一段是,中共領導是中國人民的選擇……目標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中國無意超越或取代誰,但必須捍衛自身的正當發展權利。一段是,王毅要求美方務必慎重處理台灣問題,絕不允許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美國就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作出了莊重承諾,不能背信棄義。這兩段話,隱含警告盧比歐不要去觸碰中方的四條紅線。何以見得?中共領導是人民選擇,屬於「制度道路」紅線;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屬於「發展權利」紅線,「台灣問題」更是四條紅線中的第一條,王毅說這個話,實際提醒盧比歐都不要試圖去踩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