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R1造成的諸多震動中,台灣媒體尚未充分討論的一項是:它具備充足的中國文史知識,還能寫出合格且具文采的文言文、舊體詩詞,甚至戲曲唱詞。目前已有不少網友用它生成了各式仿古與創新之作,交流佳句,並且感嘆其遠超其他大模型的修為。若以國家「軟實力」的發展為考量,DeepSeek的出世,實已極大程度補強了當代中國文化的短板,即:古文素養的繼承,及在此基礎上,以海納百川的態度,將之與所有人類文明的積累交互參證、冶於一爐,進而開創新猷的能力。
我們憂心古文傳承斷絕或徹底邊緣化,憂心幾十年了,各種呼籲也沒少過,但卻很少人討論一種真正有效的辦法,就是我們自己多寫,而且多寫當代的題目;寫得精彩了,自有人來幫你傳播、向你學習。為何不這樣做呢?無非就是太難了,沒十年入不了門,而我們和讀者比較的對象是課本裡古人的一流作品。多少人在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也想寫出古人那麼帥、那麼美的文章;近二十年網上各種良莠不齊的「古風」歌曲創作,便證明了古典文學的魅力一直都在,一直都能吸引人憑著純粹的愛好去練習,只是大多數人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都沒能練到家(國文老師多半也只能教讀,不能教寫,因為自己也沒練),現實中用場也不多,久之也就放棄了。
然而,DeepSeek一下子就近乎無限量地提供了具備十年功力的「助手」兼家教,而且是每一種文體、每一門已知學科都有十年功,你可以請它為你講解經典、批改你的習作,也可以請它寫數理化的詩賦,或兼采任意幾種學科的視角來寫策論。它未必能一次就寫到很完美,而你如果也有幾年功力,你可以教它改,乃至人機合作,磨出水準以上的成品,如我與它在半個月內就寫出了十二萬字《道德經》新解。可以預期,將來能夠妥善運用此一神器的創作將會大增,而受眾的鑑賞標準也會有所提高,因為大家能感受到:《古文觀止》的水準不再是今人無法企及的,AI已經接近它,我們練習得法,也可以追上甚至超越古人。即便一時間還沒有人真的去練,短期內水準以上的新作應該都還是AI 捉到,但希望已穩在手中。這已超越了前人最狂野的奢望。王立本觀點:文科沒落但無價─AI再厲害,也不能擁有人類的靈魂更多文章
而比起古文復興,DeepSeek 還達到了一個我們不敢奢望有人能夠真正達到的境界,就是:真正不帶門戶之見與權力濾鏡的,平等看待各種文化與學說。
過去百年來,國學或被西學鄙視,或被政治力所邊緣化,縱有不少人想努力證明傳統思想在現代仍有意義與價值,也容易被認為這只是想自抬身價的文化民族主義執念。我們學習和寫作的時候,也經常要面對一種兩難:將國學置入現代學院框架,怕喪失傳統的主體性;堅持自己的玩法,又恐抱殘守缺之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