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筆者在美國求學時,美國國家科學院與美國科學基金會的專家,到校座談,均主張維繫強盛之道包括延攬優質外籍畢業生。現在,以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勝選的川普,承諾上任會允許外國畢業生取得綠卡;他深諳與善用這招留住全球菁英之道。
科技助益國力,例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在《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統計,1950年至2022年的物理、化學、生醫、經濟等領域的諾貝爾獎,美國以314位得主居冠,超過總數580位之半。最近,泰晤士高教2025年世界大學排名,美國大學在前十名中占七校。全球十大富豪,美國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居冠、亞馬遜貝佐斯亞軍、Meta祖克柏第四、甲骨文艾利森第五、微軟蓋茲第七。
在世界舞台上,我國技術已出現拔尖的護國神山台積電,為何科學落後?例如,最近世界大學排名,台大第172名。
現在,我國有個增強科學研究的機會。話說1928年,我國創建中研院,模仿德國科學院,而非美國國家科學院;前者內建專職研究員與設備,而後者否。此種設計影響國家科技發展,例如,德國自認其大學水準不及美國的主因之一是,美國「藏富於民」,一流科學家在各校各地栽培與傳承高徒,下一代「站在巨人肩上」,更見成就。法國前農業部長也讚賞美國的制度設計。
中研院號稱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具三任務「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其實就是灌水膨脹一任務「學術研究」。總統府哪需「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中研院哪需操舞此令劍搶預算?總統府無力審查中研院成效,中研院和大學是學術界的「一國兩制」。中研院有來自總統府的科技預算,壓縮高教經費,又向各部會申請費用;但不負擔高教的育才等責任。約二十年前,中研院副院長拜訪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提到該院的研究能量約類似美國德州萊斯(Rice)大學。
歷來,中研院如化外之地,總統更是行禮如儀地樂擁「學術研究最高機關」。好啦,戳破此國王新衣的時間到了。我國需要提升高教水準,而非徘徊在世界舞台外。
外國月亮不一定更圓,但為何人家強盛?諸多院士旅美,深諳美國制度設計與其優勢,為何不會自動改弦易轍?中研究研究單位應儘快切割出去而與大學合併,當可助益我國學研拔尖與自信心。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