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說誰說?」世新廣電畢製《東所》受難者觀影落淚

2015-06-28 02:21

? 人氣

1950年6月25日,隨著韓戰的爆發,島上肅清異己的白色恐怖也越發厲害,許多政治嫌疑犯被關在稱為「東所」的軍法處監獄等待審判;為了回顧65年前的那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著名黨外人士張富忠、陳素香決定27日於舊址舉辦一場如「老朋友聚會」般的紀念放映會,封街播放世新大學廣電系學生林家民畢業製作電影《東所》,許多白髮蒼蒼的白色恐怖受難者齊聚一堂,透過影片敘舊憶當年,而導演林家民說自己並不是最適合拍攝此片的人,但他問「大家都不說?那誰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走到現在的台北市青島東路3號,只能看到聳立的喜來登大飯店,但在65年前這裡卻是關押白色恐怖政治犯的台灣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監獄「東所」,今晚一旁的錦江街擺滿紅色塑膠椅化身蚊子電影院,陳明忠、吳澍培及郭金華等多位白色恐怖受難者到場觀看《東所》,並於映後發放由場景監獄拆下的木塊給觀眾作紀念。 

20150627白色恐怖紀錄片。(葉信菉攝) (2).jpg
以前的「東所」軍法處監獄封街,播放世新大學廣電系學生林家民畢業製作電影《東所》,許多人看了落淚。(葉信菉攝)

《東所》描述1950年前後一群在台共產黨地下黨員獄中的故事,他們或許來自不同地區、操著不同口音,但在牢裡卻一起談論理想、一起遭受訊問甚或分化,隨著影片的進行,群眾彷彿一起回到當年的東所,在影片的催化下,原先以幽微燈光展現高貴感的喜來登顯得陰森,影片中更有不少觀眾在黑暗中默默拭淚。

會後,好幾位政治受難者前輩宛如同學會般的聚會敘舊,政治受難者馮守娥說影片中唱安息歌的場景就和自己當年經歷的一樣;另一位政治受難者王全美也藉著影片憶起當年「牢房中5個最後只剩自己1個」的過去,他說過去被關了14年,實際居住的監獄遠比影片中更擁擠、難熬,好比屠宰場,而處決往往選在清晨剛破曉,被唸到名字的人早有心理準備,談起當時與同伴告別的情形,王全美沉默了,最終只淡淡說了一句「就是...很難過」。

20150627白色恐怖紀錄片。(葉信菉攝) (4).jpg
許多人特別來到「東所」,觀看白色恐怖紀錄片《東所》,默默流下淚光。(葉信菉攝)

政大廣電系教授郭力昕於映後座談中提到,自己任教20年來沒看過學生拍攝這種關注政治及歷史的電影,導演林家民的用心令他佩服;而林家民於映後座談時先感謝他的製作團隊及前輩,隨後說自己選擇此題材的原因是父親及祖父皆為政治犯,一位被關了2年、一位被關了27年,因為這樣特殊的家庭背景,讓他從小就接觸許多政治犯的爺爺奶奶,記憶中那些爺爺奶奶常對他講故事講著講著就哭了,但那哭泣卻不是為了自己,而純粹出於一種利他及理想,就是這些政治受難者的故事感動了他,讓他決心借錢也要完成這部片。

會後,林家民積極穿梭於眾多政治受難者間,伯伯、奶奶的叫著,可以看出彼此間的親暱情誼,而在與記者提到如何幫助其他沒有類似背景的同輩進入狀況時,他情緒顯得格外激動,他說自己仍然在學習怎麼當個引導現場氣氛的表演,但自己仍然不夠懂,所以團隊都很努力地陪著他,他一度語帶哽咽地說「我覺得很多當年的老前輩都在現場幫我們的忙,他們是被社會壓迫的那一群,我感覺到他們在看著我、幫我」。

談起年紀輕輕卻要想辦法拍出幾個世代前的沉痛,是當代學生畢製中難見的題材,林家民有點無奈地說「我並不是最適合的人啊,我什麼都不懂,我只是第一次寫劇本、第一次導戲,但大家都不拍、大家都不說?那誰說?」他說自己從小先認識一位位政治犯的名字,一直到16,17歲自己開始走上街頭、開始想了解更多東西時,才慢慢去挖掘藏在這些政治犯爺爺奶奶名字背後的故事,他認為雖然目前台灣不會再面對當時肢體的苦難,但卻要面對可能更難改變的社會,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好。

20150627白色恐怖紀錄片。(葉信菉攝) (5).jpg
上一個世代,台灣過的並不好,希望下一個世代,能夠透過白色恐怖紀錄片《東所》,帶給台灣更美好的明天。(葉信菉攝)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