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2日上證綜指收盤於過去七年來的最高點--5166.35,至7月3日,上證綜指已經已經下挫29%,深證綜指更是下挫32%。如果以距最高點跌幅超過20%作為進入熊市的標凖,中國A股已經進入了熊市。
但是這個定義也不一定準確,比如1989年10月19日(著名的黑色星期一),美股道瓊斯指數暴跌22.61%(史上最大單日跌幅記錄,記錄至今無從打破),照理說美股應該進入熊市了,但是1989年底道瓊斯指數高達2753點,隨後進入1990年代,美股繼續上漲了整個1990年代。美股這個超級牛市從1982年啟動,在1987年遭遇歷史上最血腥的暴跌,之後保持上漲,一直延續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時長達18年,成為百年難得一見的超級牛市。不管股災還是任何災難,放在當時當地這樣一個二維世界裡也許是切膚之痛,但如果放入漫漫時間的長河裏,形成一個三維的世界,很多災難其實不值一哂。
目前,中國A股自6月12日至7月3日的這一輪暴跌是過去25年最嚴厲的三周暴跌,但這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因為中國超級牛市的框架還在。
中國超級牛市
中國超級牛市的框架是什麼呢?大家先來看一張圖
如圖所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到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的銀行總資產幾乎增加了20兆美元,而同期美國的銀行總資產只增加了區區2.7兆美元。美國在連續搞了3輪量化寬鬆的情況下,銀行資產才只增長了2.7兆美元,而中國央行雖然沒有搞量化寬鬆,但其銀行資產的增加幾乎是美國的9倍。中國的銀行資產總規模在08年金融海嘯前遠小於美國,到如今已快是美國的一倍。
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銀行資產。銀行資產就是銀行借給消費者和商業機構的貸款,包括房貸,車貸,信用卡貸款,個人貸款,地產開發貸款,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因此銀行資產規模增加過快絕非什麼好事,不要以為全世界最大的幾個銀行都是中國的了,是如何值得國人驕傲的事。因為銀行資產規模增加過快,就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債務規模增加太快,債務槓桿太高,到一定程度勢必觸發系統性的債務危機。
讀者到這裏是不是有些困惑?談中國A股牛市的未來怎麼聊起銀行來了?因為在你們的心目中,你們往往只在乎股市的頂在哪,底在哪,好逃頂,好抄底,然後通過這個高拋低吸的過程套利。股市充其量就是個套利的投機工具。這就是大多數中國人對股市先入為主的看法,由此他們就忽視了股市的本質:股市和銀行一樣,是融資渠道。因此要了解A股牛市的未來,就必須了解A股作為融資渠道的未來,而要了解融資渠道,就必須了解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