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場為服務旅客;建設、維護機場設施,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依國際通例向出境旅客收取機場服務費。因觀光業務改由交通部主管後,觀光建設無固定財源,將部份機場服務費收入分配觀光使用。
多年來機場服務費六成分配觀光使用、四成分配航空使用。一百零四年交通部為籌措桃園機場建設經費,將機場服務費由三百元提高為五百元,觀光分配雖減為五成,實質分配增加百分之三十九。
觀光因機場服務費分配大幅增加、各風景區管理處收入逐年成長,收入大增;觀光建設陸續完成,投資支出逐年減少,使得觀光發展基金收支剩餘大幅增加。連續三年剩餘都超過二十億元,累積剩餘已超過八十五億元。明年預算編列剩餘五點六億元,累積剩餘將超過九十億元。(依旅客成長、近年實際執行估算,今年實際累積剩餘可達九十億元,明年將接近百億元)。
近年來入出境旅客大幅成長,各機場設施極需擴充、更新。桃園機場三期航廈建設需投資七百四十七億元;後續桃園機場新增七百四十五公頃土地,土地徵收、興建第三跑滑道系統、停機坪、侯機室、相關運作設施建設需要千億元。高雄機場國內航廈新建、台中機場擴建等也需近五百億元。極需資金挹注。
政府因建設桃機三航廈提高機場服務費,理應專款專用於桃園機場建設。茲不但未能專款專用,鉅額新增款分配無資金需求觀光基金,減少民航建設資金累積。未來籌措民航建設經費時,將增加提高機場服務費、貸款、發行公債額度,增加全民負擔。目前分配使用,明顯「失信於民」,應檢討回歸原收取目的。
依旅客成長趨勢、觀光發展基金收支、運作估算,觀光明年分配減為ㄧ百八十元(即與提高機場服務費前相同)、後年減為一百五十元,不會影響觀光運作。民航每年可增加十八至二十六億元資金,減緩資金缺口壓力,有助降低建設、營運成本。
正值立法院審查中央機關明年預算,希望委員能為民代言,將有限資金最佳運用。機場服務費逐步回歸機場使用,方能讓機場建設有穩定財源,使用符合全民期望。
*作者為前中正航空站主任,更多文章於「Facebook民航公僕周文軍」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