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學校兩度開除的「華語武俠文學泰斗」: 你所不知道的金庸

2018-10-31 11:32

? 人氣

(BBC中文網)

(BBC中文網)

如果說在華人世界只有為數不多的名字能夠在文學、影視、媒體、政商等多個領域擁有不分地域、貫穿時代的影響力,金庸算是其中一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他是華語世界獨步天下的文化現象,他一個人就幾乎代表了一個文學類別,從香港報刊讀者到中國大陸電視觀眾,從平民百姓到國家領導人,從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商人到新世紀的歐美學者,任何一個會說中文的人都有可能受過他的影響。

2018年10月30日晚間,本名查良鏞的武俠小說宗師、政論家、企業家、資深傳媒人,在香港養和醫院病逝,終年94歲。

他更為人所熟悉的名字是金庸。從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一直到1972年封筆前的最後一部小說作品《鹿鼎記》,他以這個筆名創作的15部小說將超現實的魔幻武術、現實的政治歷史寓言、人間的愛恨情仇結合起來,從報紙風靡一時的連載逐漸變成載入博物館的當代文學珍寶。

他的武俠小說最初於上世紀50年代在香港《新晚報》和《香港商報》連載,之後又刊載於他自己創辦的《明報》,60年代還出現在新加坡的《南洋商報》,以及他創辦於1967年的《新明日報》。之後多年,他的作品通過書籍、廣播連載、電視劇、電影乃至電子遊戲等介質在亞洲各地廣為傳播,並被翻譯成日文、英文、越南文等多國語言版本。

據估計,金庸的小說在全球共賣出近三億本—而這還是正版書籍的銷量。

一句出處不詳的話時常被引用:「凡有華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出身望族,醉心文字

1924年3月10日,查良鏞出生於浙江海寧。據載,查家是書香世家,在康熙年間曾創造過「一門十進士,叔侄五翰林」的科舉神話;至近代,海寧查氏的一個分支在中國北方的後代當中出了被許多現代文學專家奉為「現代詩歌第一人」的詩人穆旦(原名查良錚),而海寧另一望族後代徐志摩,據稱是查良鏞的表哥。

查家家學淵博,藏書豐富,查良鏞在憶及童年時曾說:「我幼時雖看不懂,但找書卻方便。」據說他所讀到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八歲時讀的《荒江女俠》,之後就成為武俠小說迷。

Jin Yong

他在15歲時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是指導學生考試的工具書《給投考初中者》。40年代,他先是因為發文諷刺學校領導而被中學開除,後來又因為指責校方而被大學開除。之後在兼職大學教授的堂兄幫助下,他插班入讀東吳大學國際法專業,於1948年畢業。

也是在完成學業的這段時間,查良鏞開始當記者,曾在上海《大公報》擔任國際新聞編輯。1948年3月,24歲的他被派往香港,在複刊的《大公報》香港版先後擔任記者、翻譯和編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