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購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垃圾與他們的產地》選摘(3)

2018-11-11 05:10

? 人氣

賺很多錢,並花錢購物真的會使我們得到快樂嗎?(資料照,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賺很多錢,並花錢購物真的會使我們得到快樂嗎?(資料照,示意圖非本人/翻攝自youtube)

購物在美國幾乎是一種神聖的儀式──事實上,在九一一悲劇發生後,小布希總統就說購物這種日常活動是「對恐怖主義的終極譴責」。當整個國家都還餘悸猶存,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這時布希叫我們把「美國歡迎您來做生意」的標語掛在櫥窗上,繼續買東西。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買東西的話,勞工就要遭殃,也會扼殺經濟,這是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政客說的;購物是我們的責任。誰敢質疑消費主義的道德性,要嘛就是不愛國,不然就是個徹底的瘋子。2009年初,《東西的故事》影片躍上《紐約時報》,因為很多老師都在課堂上播放這部影片,引導學生討論消費主義和環保議題;後來,保守派評論者譴責我,說我威脅到美國的生活方式、恐嚇小孩,還說我是「綁馬尾的馬克思」。外號「零衝擊先生」(No Impact Man)的畢芬(Colin Beavan)受到多方壓力,因為他進行一個為期一年的計畫,讓紐約市的家人把消費減到最低。期間他收到恐嚇信,還包括一封匿名的死亡威脅信!亨利.梭羅在十九世紀中期寫了《湖濱散記》,他說人要過簡單的生活,和大自然合諧共存,卻被評論家說成是「懦夫」、「非常邪惡又不開化」和「孤僻的人,老頑固」。

甚至,就算很多非營利組織和推廣團體投入在消費相關議題上,他們也不會從根本層面去質疑。很多優秀的團體關注商品的品質──例如爭取公平貿易巧克力,不要奴隸巧克力,或者是有機棉T,取代傳統的有毒棉花,或者是不含PVC的玩具。但很少人會討論數量的議題,然後提出這個棘手問題:我們不會消費太多了嗎?這個問題才能直通系統的核心。而且我發現,這個問題不大受歡迎。

很久以前,促成美國經濟成長的要素包括一系列廣泛的活動,尤其是開採天然資源和製造產品。然而,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焦點卻轉移到消費上。一九五○年代,艾森豪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聲明:「美國經濟的終極目標,是要製造更多的消費產品。」真的假的?我們經濟的主要目標,不是提供健保、安全社區,讓年輕人得到紮實的教育、或者全民都有好品質的生活?怎麼會是製造東西?到一九七○年代,消費已經在文化和經濟上獨領風潮。我們大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被教育說,用消費來驅動經濟是無可避免的,很合理,而且大有益處。我們都應該參與這種經濟模型,不用懷疑。但儘管如此,已經有愈來愈多人開始質疑這種觀念了。我自己呢,絕對算在內。

達穆爾發生死亡悲劇那年,在同一個假期中,Discover信用卡公司發動一波新的廣告攻勢。背景是一首寧靜、吉他弦撥出的簡單旋律,配著旁白說:「我們是個消費者王國。這也沒什麼不對。畢竟,到處都是酷炫的東西。麻煩的是,酷炫的玩意太多,很容易讓我們失去理智。到時候,我們的物質世界會變得不再美好,開始感受到壓力。但要是信用卡公司承認這一點呢?要是他們承認,有時候該花錢,有時候也該省錢?……我們可以負債少一點,歡樂多一點。這個物質世界也可以變得更光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