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蛋的代價》志工的戰鬥:我們保護的不只是老樹 還有城市的記憶(7-5)

2015-07-31 21:30

? 人氣

帝寶前面的樹很大 因為有錢人知道…

護樹志工認為,從小到大,環境教育都未納入教育的一環,民眾普遍沒有認知到環境的重要,但不可否認的,生活品質是民眾一輩子追求的目標,而環境又與生活品質牢不可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護樹志工張岳梅觀察到仁愛路帝寶豪宅前方馬路邊的樹,枝幹大、樹距廣,走在人行道上都不覺得熱;她認為,有能力選擇居住環境的人都知道,樹是生活品質的指標,但是財團跟政府蓋公共建設的時候不會為市民思考,「我們小市民只希望假日時光,跟男朋友、小孩在市區內就可以踏青,不用塞車去陽明山,騎個腳踏車就可以出去走走…」。但政府的作為,似乎背道而馳。

20141002-巢運「傾巢而出」記者會,帝寶配圖-余志偉攝
有能力選擇居住環境的人都知道,樹是生活品質的指標,所以豪宅的門口少不了樹。圖為帝寶。(資料照,余志偉攝)

「你家旁邊的樹木 可以不用這樣被對待」

「我們要讓大家知道,你家旁邊的樹木、建物,可以不用這樣被對待」,一句話道出了許多志工即便護樹運動的局勢不如預期,卻仍不願放棄的原因。開發商遠雄強行移樹,勾起了志工對苗栗大埔事件強行拆屋、致人於死的不愉快回憶,與立法院30秒強行通過服貿協議相輝映,本質上都是強渡關山的不正義,這群護樹志工透過體制外的方式告訴政府、財團,想要一意孤行,「沒那麼容易!」

每年的植樹節,面對鏡頭,政治人物面帶笑容為城市種下新的樹苗,疾呼樹木對環境的重要,但面對要移植為城市貢獻一生的老樹時,為何卻如此殘暴?

2014年2月,台灣出現首例以「宜蘭醫院老樹群」為名,登錄認列為「文化資產」,評定的基準之一便是「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這群老樹作為前宜蘭醫院院區與員工宿舍的地景緩衝帶,與松菸和老樹的關係很類似,都是形塑集體記憶的重要地景元素,可惜大巨蛋為數上千的老樹群沒來得及受到同樣的保護,就已斷魂。

普羅大眾的行動往往是在保守與激進中取得平衡,甚至更趨向保守,因此公民團體的聲音顯得相對極端,多半以失敗告終,就像護樹團體選擇以「拆蛋還森林」作為訴求,也必須承受一般大眾質疑的目光,但護樹志工卻都有著樂天的性格,當問及看到樹木被砍、大樓一棟棟拔地而起,是否想過放棄?「為什麼要?沒有成功為什麼要?」志工們以2個問句回問。原來,這早就成為他們血液裡的DNA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