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登場的美國期中選舉將選出435位聯邦眾議員(全院)、35位聯邦參議員(全院1/3)、36位州長、87個州議會,牽動未來兩年政情,也將是總統川普驗證政績與人氣的關鍵一役,結果將在台灣時間7日中午大勢底定。
在投票日前夕,《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的國會支持度為50%,領先於共和黨的43%,美國各大媒體預測民主黨掀起的藍色浪潮將收復眾議院。
但是民票當然不等於選票,「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屆時公布的結果也許會跌破眾人眼鏡。以下是《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分析的5種選舉結果:
1. 民主黨拿下眾議院,共和黨保住參議院、或許多得1至2席
如何發生?
根據民調,這是最可能發生的結果。目前共和黨在參議院占有51比49的優勢,民主黨必須贏得2個席次才能奪回控制權,但可能性不大,因為35席改選中有24席為現任民主黨議員的選區,民主黨必須力保席次不掉,還多拿下共和黨選區,這難度相當高。此外本次選情告急,肯定讓許多共和黨支持者更踴躍投票。也因此參議院選舉最可能的結果是,共和黨力保優勢,甚至可能多得1至2個席次。
至於眾議院,民主黨必須從共和黨手中奪取23席,才能達到218席的過半標準。根據政治分析媒體《庫克政治報告》(Cook Political Report)最新統計,民主黨除了領先的192席以外,還可能拿下共和黨手上的18個席次,共和黨則可能搶下民主黨2個席次。這代表民主黨只要保住原先的席次,應可共拿下210席,離奪回眾議院控制權僅差8席。以過去經來看,選情不明朗的一級戰區通常會傾向支持聲勢較高的政黨。
但是民主黨拿下眾議院之路還受限於選區劃分──不按照天然地貌或行政區劃去界定區塊,而以政治、選票精算將選區劃得像伸展四肢的蠑螈一般的「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例如2012年聯邦眾議院選舉,民主黨的全國總得票數多出共和黨逾140多萬票,然而,卻由共和黨取得過半席次,還比民主黨多出33席。
代表意義?
歷來美國總統上任後的首次期中選舉,其所屬政黨的國會優勢都會被翻盤,因此民主黨這次若奪回眾議院多數黨地位,各界都不會太意外。但值得一提的是,民主黨突破「傑利蠑螈」困境,在不利的選區劃分條件下還拿下多數黨席次,單單這件事就很了不起了。
2. 民主黨獲眾議院壓倒性勝利,參議院席次50比50
如何發生?
根據《庫克政治報告》,眾議員選戰形成五五波的一級戰區有多達50個,如果各大政治分析皆小看了藍色浪潮的威力,屆時結果揭曉發現民主黨的選民支持度高於共和黨超過10個百分點,即代表多數一級戰區的選民最終傾向支持民主黨,而且共和黨原該獲勝的選區沒有摘下。在此情況下,民主黨將拿下比預期的210席還要多40到45席,擁有眾議院的絕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