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是今年美國政壇最重要的一天。全美國約2億選民將選出435位聯邦眾議員(全院)、35位聯邦參議員(全院1/3)、36位州長、87個州議會(眾院或參院),此外還有多個海外屬地的地方選舉。然而,在這五花八門的選舉中,最重要的一位「候選人」並沒有出現在選票上,而是烙印在每一個選民心中:美國現任總統川普。
總統的期中考:政策與政績?襄助或制衡?
我們常說,在總統任期第二年登場的「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s)往往可視為總統本人接受的「期中考」。選民圈選的可能是家鄉的國會議員、州長或州議員,但心裡想的可能是遠在白宮的那位大當家,他與他的政黨上任近2年(若連任則是近6年)的政策與政績(經濟、社會、外交)成效如何?他的行事作風是否令人信服甚至喜愛?新國會的主要角色應該是襄助他抑或制衡他?簡而言之:我們應該獎勵他還是懲罰他?
今年尤其如此,美國這場期中選舉可視為一場全民公投,但「標的物」不是重大公共議題或政策──獨立、同婚、廢死、毒品合法化……而是國家最高領導人,投票結果不會影響他的續任、不會直接改變他的政策,但會給他一個「分數」,讓他知道國民對他的感受與要求。美國總統選舉是間接民選(選舉人團制度),但期中選舉卻可視為某種直接民主的展現,是總統無論如何都得認帳的一場「超級民調」。
這個民調的「分數」具體就呈現為國會參、眾兩院民主、共和兩大黨的席次消長。一般而言,美國選民習慣在期中選舉「教訓」一下總統與執政黨,彷彿唯有當頭棒喝才能體現「權力需要制衡」的民主真諦。從1910年共和黨塔虎脫(William Taft)總統至2016年民主黨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的27場期中選舉,只有2場讓總統與其政黨在兩院同時有席次進帳,另有4場只在一院有進帳。
以歐巴馬的兩任為例,2010年的期中選舉讓他輸掉眾議院掌控權,2012年再輸掉參議院;因此在其任期末段,不需經國會表決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成為他最重要的施政工具。
川普全面接管共和黨 橫衝直撞殺入華府
今年的川普更特別了,從2015年兩大黨總統選戰黨內初選開打以來,川普以「局外人」之姿殺入傳統、保守、穩健、菁英色彩濃厚的共和黨,儘管一開始無人看好,但他卻掌握並煽動美國社會中下階層(尤其是白人藍領勞工)反菁英、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政治正確的情緒,玩轉從主流媒體之外另闢蹊徑但效應更快更強的社群媒體,一路過關斬將,如今可謂「全面接管」原本與他八字不合的共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