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臉書匿名廣告猛批首相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英國。文翠珊(Theresa May)政府刻正與歐盟進行脫歐談判。為了緩和國內反脫歐力量的壓力,七月文翠珊提出軟脫歐的「切克斯計畫」(Chequers Plan),提議英國脫歐後在境內設立「貨物自由貿易區」,保留與歐盟一致的貿易規則和產品標準,以確保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包括農產品在內的貨物自由流通。此方案引發執政黨內脫歐派強烈反彈,數名部長辭職抗議。
過去十個月來,英國民眾在臉書上看到密集針對文翠珊進行嚴厲批判的付費廣告。英國下議院為此還成立調查小組,要揪出匿名提供超過三十萬美元刊登廣告的幕後藏鏡人。儘管缺乏具體證據,英國國內盛傳,俄羅斯在一六年的脫歐公投過程中進行政治操作,才讓公投過關。但也是因為受到英國國會關切,臉書終於同意在年底前更新其廣告刊登政策,要求確認刊登者身分。臉書向全世界宣示的改革,又是被逼一步才進一步。
做為訊息快速傳播與流通的社群平台,臉書、Twitter、YouTube、WhatsApp、LINE等民眾大量依賴使用的通訊傳媒,深刻影響人民對於訊息的接收與判斷。「假新聞」(fake news)或「錯誤新聞」(misinformation)所在多有,自有一套查驗與更正機制。但有組織目的、有針對性、且刻意捏造的假訊息,往往利用這些社群與通訊媒介把關不實或利潤考量,進行特殊目標的操作,以達到傷害對手的目的。
而少數媒體為了商業競爭,欠缺再次查證的專業必要,跟著假訊息起舞,淪為假訊息的「資訊分類管理員」(content moderator)與二手訊息傳播者、再製造者,如此不僅構成惡性循環,也餵足了有心之士操作假訊息的養分,愈來愈多案例顯示,它更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
社群媒體巨擘應承擔更嚴肅責任
由於假訊息所引發的資訊作戰,牽扯到言論與新聞自由保障,以及國家安全孰輕孰重的論辯,民主政體很難找出平衡解決之道,反倒是威權體制與恐怖主義等不肖組織如獲至寶。當所有的壓力都被放在政府與民眾身上時,做為被利用來傳播假訊息的社群媒體巨擘,更應該置自律於利益之上,承擔更嚴肅的責任。
否則緬甸軍方已學會如何藉由臉書來合理化其對少數族裔羅興亞族的打壓;美國期中選舉也蒙上外國勢力干預陰影;對即將到來的台灣地方選舉更是嚴格考驗。更重要的是,假訊息如果成功,將是對民主最大的斲傷。
*作者為外貿協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刋《新新聞》1653期,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