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訊息」引發的資訊作戰影響各國政治。當所有的壓力都被放在政府與民眾身上時,做為被利用來傳播假訊息的社群媒體巨擘,更應該置自律於利益之上,承擔更嚴肅的責任。
「假訊息」(disinformation)當道,影響各國政情與選舉,台灣絕對不是唯一,舉世皆然。在十一月二十四日台灣九合一選舉前的最後十幾天,選民手機上的通訊軟體可能收到爆量的訊息。過去台灣選舉前夕獨有的「黑函」文化,這次很可能被投票前數周手機上的真假難分訊息所取代,也為這次選情製造最新且難以預測的變數。
臉書子公司在巴西大選也出包
但爭論的焦點不外乎在於政府是否適合針對言論與新聞自由進行過度的管制,以及若是此類有計畫、且具針對性的假訊息作戰,可能危害國家安全與社會秩序時,又該如何拿捏兩者之間的平衡。
除了適當規範、媒體自律、數位素養與公民覺醒,提供假訊息傳播給有心人士操縱的社群傳媒平台能否負責,更是重中之重。八個月前,臉書(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因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竊取臉書客戶個資,干預二○一六年美國總統選舉一案,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時,除了向二十二億的臉書用戶道歉,還信誓旦旦保證將進行必要措施來改善資安設施,管制具煽動性、仇恨性言論和假訊息的流傳。但就在九月底,臉書再傳史上最大個資外洩事故,多達五千萬用戶帳號遭到駭客入侵。
劍橋分析事件之後,臉書總部曾宣布成立專門監控外國勢力影響特定國家選情與內政的「戰情室」(war room),但直到九月底都還只聞樓梯響。臉書高層也承諾增加訊息查證人力,同時引進人工智慧(AI)等高科技技術來協助過濾真假訊息,但成果仍有待觀察。
接著十月底舉行的巴西總統第二輪投票,極右派的自由社會黨籍候選人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勝出。但就在選前關鍵的一個月,多數巴西選民慣用的通訊軟體WhatsApp,突然盛傳十萬封訊息。據當地專家指出,其中有過半數屬於刻意製造的假訊息,有的是合成照片,有的是虛構影片,甚至連被判刑遭取消參選資格的前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的投票號碼,都還列在虛構的選票上。遞補魯拉披掛上陣的工黨籍候選人哈達德(Fernando Haddad),則是與對手波索納洛陣營相互指控操作假訊息來影響選情。
WhatsApp是臉書的子公司,在巴西有四四%、約一億兩千萬選民透過WhatsApp接收政治與選情訊息,影響力可見一斑。巴西總統選舉也成為今年臉書兩度重大「出包」後,所面臨的第一場「媒體道德」(media ethics)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