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的左右逢源反映香港人「身在曹營心在漢」,卻在曹營當中好食好住。金庸並不相信民主,反而期盼明君治世,出山救國救港。他也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儒教知識分子。
一代文壇泰斗、香港《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先生逝世,享壽九十四歲,其武俠小說作品風靡華人圈,陪伴不少人成長。筆者在學期間,就讀過他所寫的不少小說,如《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等,其中《鹿鼎記》是十四部金庸作品最令我印象深刻、最有共鳴的一部。
六七暴動後,《鹿鼎記》問世連載
《鹿鼎記》是金庸最後一部作品,小說主角韋小寶在江湖上左右逢源,不單結交了七個老婆,更在天地會陳近南與康熙皇帝之間周旋,最後因為不欲再捲入江湖漩渦,隱姓埋名過著逍遙日子。相比起其他武俠小說都在寫英雄故事和民族大義,《鹿鼎記》與韋小寶就完全不是那回事,韋小寶的個人特質更是香港現實的投射,凸顯這部小說的政治一面。
金庸在一九六九年至七二年期間,在《明報》連載《鹿鼎記》,連載時期的韋小寶並不如今日連續劇之下那樣討好,表面上仍談到一點江湖道義,但更像一個想盡辦法求生存,在天地會和滿清政權中間游走的小流氓。金庸筆下的典型武林英雄多具有高尚情操,善惡分明,謹守道德原則,但韋小寶賴以生存的絕學,並不是什麼絕世武功(他是唯一一個金庸小說主角不懂任何武功),而是活用小計在危急關頭逃生,並藉到處結交遊俠行走江湖,遇到不少危機都化險為夷。
相比起郭靖、令狐沖這些英雄人物,韋小寶既無絕學,亦無高尚品格,但他可以憑一己之力,在兇險中的江湖掙扎求存,最後全身而退,可算是一眾金庸人物當中下場較好的一位。
《鹿鼎記》見報之時,正值六八年六七暴動剛結束,香港元氣恢復之時,但文化大革命仍在激烈進行,不少中國大陸人民逃到香港暫避劫難。同時冷戰形勢亦使香港夾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狹縫當中,不少偷渡、走私的勾當在底蘊裡進行,紅色資本家霍英東就是依靠中港兩地的走私生意發跡,既對當時遭資本主義陣營封鎖的中國做貢獻,亦為自己累積更大財富。
蔣經國與鄧小平的座上客
韋小寶左右逢源,其實某程度反映香港人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卻在曹營當中好食好住,謀求發展和安居的經歷。韋小寶本身雖然遊走各大門派,講義氣但不講忠誠,就像香港人一樣,在籌款節目和災難發生時都會積極捐款,但不會對英國或中國談忠誠,做生意也是「吃四方飯」,不會只望住單一市場維生。
金庸封筆之後,除了繼續辦報外,更開始投身政治。七三年,左報《大公報》記者出身的他,因為反對文革的旗幟鮮明立場,獲邀到台灣訪問,並與蔣經國會面,獲任命為中華民國國策顧問,後來金庸小說也隨即在台灣獲得解禁。不過在文革結束,鄧小平重新上台後,再次點燃金庸對中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