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野時期,長期推動廢核政策,如今重返執政2年,對於當初批評最力的原能會以及原委會下轄核能研究所,在這次行政院組織改造中居然沒有被整併裁撤。行政院院會今(8)日討論原能會改制組織條例,院會通過原能會將轉型為行政院核安會,轉型為獨立機關,原能會下轄核能研究所,原本係規劃併入科技部國研院,但經過折衝後,核研所將更名為「國家龍潭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仍隸屬於核安會。原能會副主委邱賜聰表示,核安所更名後將轉型為行政法人,在人員聘僱上更具彈性,更名後也更有能力爭取核能以外的政府單位委外研究。
位在桃園龍潭的原能會核研所,由於比鄰軍方的中科院,相關的核能研究,在戒嚴時代頗為神秘,在馬政府2014年宣布核四停工政策後,核研所的人員與預算編制一直是民進黨立委批評的對象,尤其是核研所一千多名員工,每年領取「核能職務加給」金額高達2.77億元,占該單位每年13億人事費比率達21%,發放對象從正副所長以降,到基層的僱員、技工駕駛都有,金額在6800元至26,000元之間,綠營立委一直主張裁撤該單位。
組改方案原擬裁撤核研所 原能會內部反對聲浪高
據了解,馬政府時代的行政院組改方案,原本研議將原能會併入經濟部能源局,核研所部分則是併入科技部,成立「核安管制研究中心」收容。但原能會內部反對裁撤的力道頗強,原能會主委謝曉星也在立院強調,世界各國在核電領域之外,仍維持核能研究機構,因此,謝曉星在立法院也公開表示,反對原能會在組改中「降級」,原能會在廢核後,仍應維持二級獨立機關編制,或者比照中研院,直屬於總統府。
行政院人事總處人事長施能傑表示,原能會核能研究所改制成立行政法人「國家龍潭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將掌理我國核能安全、輻射防護等業務的研發執行,並透過組織轉型,鬆綁人事、財務及採購等制度,更有效發揮組織效能。
核研所改制行政法人 經費、人員聘雇更有彈性
依據行政院院會通過「國家龍潭原子能科技研究院設置條例」草案,未來核研所改制為行政法人之後,經費來源除政府補助外,同時可以接受外界捐贈,同時承攬核安會以外其他機關之委外研究。核研所董事成員,過半數由核安會、經濟部、科技部與國防部之副首長或代表出任,其餘成員則來自於學界與民間產業。
據了解,核研所本次轉型行政法人,行政院在最棘手的「核能職務加給」部分,基於信賴保護原則,也沒有刪除。
核研所官員表示,未來核研所轉型行政法人後,所內公務人員在改制後若繼續為行政法人任用者,「仍具備公務人員身份」,但依據《行政法人法》,核安所所有員工得在改制後半年內,選擇自願退休或資遣,依相關法令辦理退休後回聘之員工,不加發7個月俸給總額慰問金。至於核能加給部分,行政院人事總處已承諾,核能加給屬薪俸的一部份,改制後不會遭刪除。
另外,位在龍潭的核研所,過去戒嚴時期曾經奉命發展核武等軍事任務,目前所能仍存放放射性管制物品,民間放射性廢棄物,例如醫療放射性廢棄物,部分也暫時放置在核研所,未來相關委辦業務將透過預算補助方式,由核研所繼續執行。
核研所公務人員 仍將逐步減少員額
不過,在2025廢核以後,核研所目前上千名人力,長期而言仍有裁減的需要,原能會官員表示,過去幾年核研所配合高考,仍有部分新進人員進用,核研所改制行政法人後,人事總處將會藉由人員的退休,讓正式公務人員員額逐漸減少。
邱賜聰表示,原能會在2025非核家園後,仍有其他核能安全輻射防護業務需要推展,核電以外的原能運用領域,目前仍相當廣泛,世界各國也都在推動當中,核研所轉型行政法人,運作上會更有彈性,目前所內有非常多高科技研發人才,改為行政法人後,從事研究計畫不會受限於核安會監督事項範圍內。
核研所所長林金福表示,原子能研究若能兼顧核能安全,包括輻射防護等領域,未來仍將持續推動,核研所目前在放射性廢棄物,例如核醫藥研究已累積很多成果,過往在高溫陶瓷電漿技術也有擅長,未來會持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