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加速都更,利潤共享

2015-08-18 05:40

? 人氣

都更每每成為爭議。(資料照/吳逸驊攝)

都更每每成為爭議。(資料照/吳逸驊攝)

作者製圖
作者製圖

起: [引言]

台灣經濟目前面臨內外夾擊的挑戰:首先是長期低薪導致內需不振;外銷方面,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例,也從 2001 年的 16.7%,上升到 2014 年底的 57.5%。最近關於苗栗財政赤字的新聞,也引發大眾對「國債希臘化」的不安。更甚者,台灣從 2015 年勞動人口負利、到 2030 年總人口減少,不利的人口趨勢也會讓這些問題更加惡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日本經驗告訴我們:從勞動人口負利到總人口減少,其間必定伴隨著地價暴跌、銀行資產惡化,以及國債飆升。日本自 1995 年勞動人口負利、到 2010 年總人口減少,期間全國平均地價下跌 53.6%,人口密度高於台北市的東京 23 區、地價也下跌 41.5%。隨著金融資產價格惡化,這段期間由大藏省主導的「艦隊護航」政策,官僚囿於政商關係的溫水,無法斷然實施改革,只是坐等情勢自然變好,種種不作為也讓日本國債從 1995 年的 228 兆日圓(佔 GDP 45%),飆升至 2010 年的 759 兆日圓(佔 GDP 157%)。

巧合的是,台灣正式邁向勞動人口負利的 2015 年,國債佔 GDP 的比例剛好也是 45%。 但這不意味著台灣必定走上與日本相同的道路,只要我們找到秘密配方,能將令人頭疼的問題,變成閃閃發亮的黃金,這是電腦「INPUT(問題)- PROCESS(配方)- OUTPUT(黃金)」的概念,最終則是將這些利潤以社會企業的形式、回饋予全體,可以對總體經濟帶來加速資金流動,以及提高消費乘數的良性效應。

承: [問題] 10 兆都更產值,長期被忽視的最大內需市場

作者拍攝。
作者拍攝。

台灣有種特殊的建築形式,也就是共壁結構的連棟式住宅。它的特點在於整個街區的建築結構相連,只能以整個街區為單位拆除後、再進行更新。目前這類屋齡超過 30 年的老舊住宅,大約有 350 萬棟,潛在產值超過 10 兆新台幣。若以每戶平均 3.29 人計算,都更的總諮詢人數高達 1,150 萬人。

然而,台灣執業建築師不過 3,600 餘位,顯然不足以負荷如此龐大的諮詢量。若能找到加速都更意見整合的方法、再將利潤回饋予全體,足以解決台灣目前的經濟困境,像是高房價、分配不均,以及青年薪資過低。特別是台灣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超過 60% 月薪不到三萬新台幣。

傳統的都更模式,通常是開發商先選地、擬定都更計畫後,再逐家逐戶地溝通。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六本木更新:計畫面積 11.6 公頃,總共花了 17 年才完成。其中前面 15 年都花在與數百位地主對都更的意見整合,施工期只花了 2 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