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大選與10公投案即將於本周六投票,擁核與反核兩派也將在此次選舉一較高下,能源議題不僅受到國人熱議,更引起外國學者的關注。史丹佛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Mark Jacobson寫給台灣一封公開信,認為台灣非常有機會在205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發電。
Jacobson除了是教授,也是國際知名的空污、能源及氣候變遷專家,同時身兼美國能源部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諮詢委員。2015年,Jacobson發表一項研究,計算全美各州100%使用再生能源的可行方法;去(2017)年他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全球139國,如何仰賴低成本,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台灣也在其中。
Jacobson表示,台灣全年日照充足,加上離岸風力條件佳,相較於傳統的化石燃料跟核能所需鈾礦都仰賴進口,台灣使用再生能源顯然更具優勢。一直以來再生能源的間歇性都被視為其短處來討論,但Jacobson認為,發電的目的在於如何滿足用電需求,而需求也是間歇性的,「我們都覺得基載可靠,但基載的供電是恆定的,電力需求是被動的,無法滿足被動的電力需求。」他說。
100%使用再生能源發電 「電費降低、用電量減少」
根據Jacobson的研究估算,台灣若想在2050年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發電,計入產業發展與人口變化以後,其中一種可能的能源配比會是:20%的太陽能屋頂、20%的太陽能電廠、2%陸上風力、22%離岸風力,再加上29%的地熱發電、1%的水力,還有少部分不到0.1%的洋流發電。
同時,Jacobson還提到,根據模擬出來的結果,屆時台灣每度電的成本將可節省3.4元、以及減少碳排的環境成本8.1元,並提升整體能源效率40.3~55%;另外他認為,基於使用100%的再生能源不再需要耗費燃料、且能源效率將提升,與目前的用電量相比將可減少50%。
台灣雖然擁有豐富的太陽能與風能資源,再生能源的佈建卻非一帆風順,如離岸風場為避開白海豚而向內退縮、部分地面型太陽能板的選址遭遇農民抗爭,地狹人稠的台灣是否真的有足夠的空間廣布再生能源?對此,Jacobson的答案是肯定的。
Jacobson說明,浮動式離岸風機與浮動式太陽能板的技術發展十分快速,其中風力發電的成本每年都會下降30%左右,而且台灣還有許多停車場、火車站、學校等地方的屋頂上未鋪設太陽能板,換言之台灣現在佈建再生能源的空間還沒飽和,即使飽和了也可以往增進機組能源效率的方向繼續發展。
「唯有發展再生能源 才能解決空污、氣候變遷等問題」
公投綁大選只剩四天,綠色和平今(20)日召開記者會,邀請Mark Jacobson透過視訊與台灣媒體對談。綠色和平能源專案經理李之安表示,「以核養綠」公投的提案方在宣傳期間散布非常多關於再生能源的錯誤、不實訊息,可能讓民眾對再生能源產生誤解,因此呼籲各界正視核能不能養綠的事實,認清唯有全力發展再生能源,才能解決全球暖化、空污、氣候變遷等問題。
最後Jacobson表示,全世界的自由電力市場中,已經罕見新建的核電廠,就算是美國也只有一座,而且其施工已經延宕多年。他指出,國際上的最新研究顯示,新建核電廠每發一度電的成本是風力與光電的4到5倍,其實一點也不便宜;加上風力或光電機組建設時間只需2到5年,核電廠興建則需要10到19年,相較之下時間成本實在太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