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英皇」聚勢成「英派」,就能天下太平?

2015-09-14 11:30

? 人氣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十月將出競選書《英派》(蔡英文臉書)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十月將出競選書《英派》(蔡英文臉書)

民進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確實準備好了。她的準備,不是始於今日今年,而是從她二0一二年敗選那一刻開始,她就有了掌握權力的準備,而且,付諸行動,從小英青年軍到想想和智庫,乃至許多人不太注意的客家辦公室,兩年不到的時間,去年九合一選舉,她已然驗收成果。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十月,蔡英文將推出她的第三本競選書《英派》,說第三本不大精確,因為第一本《洋蔥炒蛋小英便當》是競選書,第二本攝影集《一直同在 Together & forever》,是敗選之後,蔡英文主動要求出版的,蔡英文不是喜歡浪費力氣在打扮上的女人,肯定沒這個心思為自己出版美美的沙龍攝影集,她會留下「敗選影像紀實」,唯一的解釋是:她已有自信,透過這次敗選的積累,自己將從「權力人物」,晉身為「歷史人物」,自己留下紀錄好過外人胡掰,即使要翻案,還得從原始材料著手。

這本書《英派》,不同於第一本炒蛋的小英,塑造的是個人親和形象,相反的,從她七個章節的配置:思考小英、行動小英、社會小英、政治小英、經濟小英、外交小英、在地希望,幾可說是她對國家大政的集大成,還要譏笑她是「空心菜」的人,與其從片斷或者根本見不了報的新聞,少不得還是得從其中找材料,而且,不論這菜好吃難吃,是清水燙還是創意料理,至少她端上桌供人品評。

內容如何在新書上市前,不能妄斷,但從書名的選擇,卻不能不直言:這未必是個好兆頭。

「未必是好兆頭」指的不是她的選舉,從現有社會氛圍和競選對手的表現與實力,她對當選理當有十足信心;「未必是好兆頭」指的是她當選後的領導。

做為帶領民進黨走出低盪幽谷、拿下地方執政的民進黨主席,她在黨人心中口中,不論是出於親暱還是調侃,早有「英皇」之稱,黨內事務從決策人事到選舉提名,無不是蔡英文拍板說了算,九合一選舉之後,她成為真正能鎮得住黨內各派系的「共主」。然而,權力之高度集中可能之是權力衰敗的開始,想到英皇前的「扁皇」「馬皇」,能不讓人捏把冷汗嗎?

對民進黨人而言,「英派」之「誕生」,意味著美系、新系,從威權到解嚴的那個世代過去了,更意味著扁系、謝系、蘇系…執政時期的天王世代也過去了;但她的「英派」不僅僅是對民進黨內而言,而是對舉國而言,照她的定義:「是會被人們以改革者的形象記憶下來的一群人。」這是她的專有名詞,只能照她的定義,依循她路徑、站在她身邊的人,才得享「英派」之名,而她將是國家最高領導人。

這正是「英派」讓人不安之處。

蔡英文說,「英派」,不是屬於一個人、一個派系、或一個政黨,而是過去這幾年她在這塊土地上看見、感受、接觸到的每一個認真砌磚,勇於作夢的人。那些她沒看到、沒感受到、甚至和她做不一樣夢的人呢?當最高權力者自立、自成或自許為「一派」,尤其是這一派還標舉改革之大旗號,順應者是改革力量,不應承者還能不成為「既得勢力」嗎?

「派性」本來就是政治的權力法則,因此要格外謹慎,此刻在野政黨或第三勢力,對應於執政者,都是改革的力量,因為翻倒現狀就是「革」;明年選後,此刻的在野轉身執政,從當選就任的那一刻起,蔡英文和執政團隊,不論這個團隊是民進黨完全執政還是真從其允諾的聯合執政,就要面對「在野」的監督,屆時英派成現狀,不成為改革的標靶就萬幸了,還自居標竿,那與此刻之馬政府又有何異?

論者常謂蔡英文是女版馬英九,其實,蔡英文的邏輯與自律可能更遠遠超過馬英九,而這也是讓人不安之處。

不再飆車的蔡英文說,「從接任黨主席之後,我早已不只屬於自己的了。」她如此清楚而絕決的知道,許多她喜歡卻不能再做的事,她都要忍耐,壓抑心中的渴望,當「正義」的定義掌握在如此絕決的人手中,好與壞的發展可能就在一線之間。蔡英文的當選,此刻殆無疑義,只能祈禱自許要「點亮台灣」的「英派」,是一燈溫柔的燭火而非燃燒的烈焰。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