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非核不利台灣 減碳目標難達成

2015-09-17 05:30

? 人氣

倘施行民進黨的非核能源政策、現有三座商轉核電廠將於2025年全停役,為取代核電,這是民進黨主張到2025年臺灣的綠能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率達20%的原因。然而當下,綠能發電占比僅約6%,這個20%綠能的能源願景很難達成,因為目前全臺314台風力發電機與數千「陽光屋頂」,合計發電量低於全台1%。馬總統希望能達到「千架海陸風力機」及「陽光屋頂百萬座」的目標,以提升再生能源的發電能量,但合計發電量低於全台10%。由於臺灣空間不大,這個目標已是上限。此外,風力與太陽能發電很不穩定,屬間歇性能源,有其先天的侷限,目前臺灣風力發電年利用率僅28%(陸域)~38%(離岸),太陽光電年利用率則只有14%,無法像火力和核能發電扮演基載電力的角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另一方面,即使到2025年臺灣的綠能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率達20%,那意謂著其餘80%仍必須由火電供應,那如何達到《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4條:「民國13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民國94年溫室氣體排放量50%以下」、解決因火電二氧化碳等廢氣大量排放導致的酸雨、空氣品質變差、氣溫及海平面上升、超級颱風等問題?

目前在台灣,核工專業不受重視,民間意見領袖們缺乏核電正確判斷的能力,人云亦云,在別有用心的反核者和反核團體、外行充內行、刻意誇大核災和核電瑕疵、刻意將氫爆誇張成核爆、危言聳聽後,許多民眾與意見領袖難以分辨,難免因生恐懼隨之反核,造成很壞的影響,使耗資三千多億、歷時30餘年規劃、辛辛苦苦建成先進的龍門核四廠一號機封存不用,使通過原能會專業審核、停機半年多改良的核一廠一號機卡在立法院不能重啟、使通過原能會專業審核、建好的核一廠核廢燃料乾儲存設備卡在新北市不能啟用,使台灣面臨高熱暑期因備用電力不足、可能發生的限電危機。

台灣沒有發生過核災,卻不斷非核,與日本發生過嚴重核災後,仍努力的解決難題、重啟核電相比,高下立辨。

國家的能源政策,悠關著國家的經濟、環保、國防和國民的生計。假如一個政黨連能源政策都處理不好,那怎麼治國?

*作者為佛羅里達大學前核工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