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檢討台中的場子裡,小英變得更具體一點了,她在為林佳龍抱屈之際,特別提到,「大環境既然如此,民進黨須面對民意警示,選後不論中央、地方,在政策、選舉策略都要全面檢討,而檢討後,府、院、黨以及各地團隊的人事將重新布局,進行重新整理,讓整體團隊在下個階段可以發揮戰力。」在此同時,賴揆也在政院舉行一級首長的檢討,馬上批准了交通、環保與農委會三首長的請辭。所有民進黨敗選的檢討,淪於且戰且走,完全不是全盤性地反省與檢討,這就是小英帶動的敗選反省。
就像擠牙膏一樣,朝野、媒體批判或點名哪一部會首長應為這次敗選失政下台時,才趕緊開鍘,至於朝野、媒體沒有來得及點名的首長,就躲在賴揆身後,等民意之怒緩和之後,就太平無事,好官自為,誰叫小英在第一時間已經把停損線畫在她與花媽及賴揆這條鐵三角之前,其餘的就看民意來點名,最後是怎樣一個結果,美其名是民意作主,可是就是不做府、院及黨全面改組。這是因為小英到現在為止,還是不相信自己的改革是失敗的,她還深自以為改革沒錯,方向是對的,民眾不夠了解,宣傳不夠,一旦能夠說清楚,民眾一定會感受到她的用心。
問題是小英迄今仍未搞懂:689萬民意讓她進入總統府治國(得票率56.12%;國民黨朱立倫獲得381萬3,365票,得票率僅31.04%),兩年多下來,民意卻是如此快速滑落,讓她這個高聲望的總統像是跌落到谷底一樣。問題是這樣大的落差,小英看得懂嗎?
這次期中大選中,國民黨共獲得14,900,124票,政黨得票比例33.57%;民進黨則得10,627,058票,政黨得票比例為23.94%;對比2014年地方大選,國民黨共得14,146,911票,政黨得票比例為33.06%,民進黨則獲12,612,708票,政黨票比例為29.47%。四年下來,民進黨少了1,995,650票,加上國民黨增長了753,213票,一來一往藍綠的差距是2,848,863票,反映在席次上,國民黨囊括了394席,民進黨拿下238席。然而,在六都中原本只有新北市一席的國民黨,卻拿下了高雄、台中與新北三市,民進黨只取得桃園、台南的勝選,台北市則由無黨籍的柯P險勝國民黨的丁守中而連任。高雄市的韓國瑜效應不僅讓他以15萬領先陳其邁,台中市盧秀燕則以20萬超過林佳龍,新北市的侯友宜更以將近30萬票的差距大贏蘇貞昌,連台南市黃偉哲也只領先國民黨高思博5.4萬票,只有桃園鄭文燦是以14.5萬票勝過陳學聖,台北市民進黨的姚文智不敵柯與丁兩人,只拿下224,614票,政黨得票比例只有17.29%,可以說,在六都大選中民進黨是慘敗。問題是從敗選後「聆聽之旅」來看,小英對於數據所顯示出來的意義並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