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現實是:核一、二廠在兩年內除役,立即喪失330萬瓩的供電,也就是大約一半的基本負載。台灣地狹人稠,可以設大型風輪和太陽板的地方,大都已經有了,加起來供電約1%。剩下的只是零星屋頂,靠大輻差價政策補貼。剛說過髙端的科技德國領先,低端的有中國大陸製光電板和風機,產能過剩大量傾銷,在歐美面臨抵制,高低夾縫間台灣有何競爭優勢?由政策補貼其他地熱海潮,搞點可行性研究,建個示範器也就罷了。智慧電網極貴,個人住家節能極受罪。全部加起來,何時才能達綠色能源20%?
環保方面,即使到2025年台灣的綠能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率達20%,照民進黨的廢核主張,其餘80%仍必須由火電供應,那如何能達到《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第4條:「民國13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民國94年溫室氣體排放量50%以下」、解決因火電二氧化碳等廢氣大量排放導致的酸雨、空氣品質變差、氣溫及海平面上升、超級颱風等問題呢?
經濟方面,發電成本是由「燃料」、「折舊」、「維護費」、「其他營運費」、及「借款利息」等五項成本細項所組成。2014年美國各類發電成本,核能每度2.4美分(折合新台幣0.77元)、煤每度3.29美分(折合新台幣1.05元)、天然氣每度4.58美分(折合新台幣1.47元)、石油每度22.47美分(折合新台幣7.20元),以核能最便宜。經濟部公佈2014年台灣各類發電成本,核能每度新台幣0.96元、煤每度新台幣1.30元、天然氣每度新台幣3.92元、陸上風力每度新台幣 2.63元、太陽能每度新台幣4.92~7.16元,台電公佈2014年平均發電成本每度新台幣2.47元。數據顯示,核能價廉,對台灣低電費有大貢獻。
9月23日,台灣核電機組商轉的現況是:除了通過原能會專業審核、停機半年多改良的核一廠一號機被卡在立法院不能重啟外,其餘機組皆將近滿載發電。該日,核電雖只占12.6%的裝置容量,但卻淨發17.3%電量,假如核一廠一號機不被卡在立法院,全部核電淨發電量將達近20%。
反觀民進黨能源政策強調的風力與太陽能,除發電很不穩定,屬間歇性能源,有其先天的侷限,還受天氣、日夜的影響,利用率很低。目前台灣風力發電年利用率僅28%(陸域)~38%(離岸),太陽光電年利用率則只有14%,無法像火力和核能發電扮演基載電力的角色。
台灣倘按民進黨的能源政策走下去,限電、漲價、經濟大衰退、以至動搖國本的可能性都很大,請問工業界和一般民眾,可有心理準備?
綜上所評,民進黨的廢核能源政策,應該成為台灣民眾多數的「共識」嗎?
*作者濮勵志為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主任講師/江仁台為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前核工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