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變性不是行為,是人生

2015-10-02 05:30

? 人氣

民進黨段宜康痛批親民黨兩個單身女子的文宣,但他的發言也有值得商榷之處。(資料照/林韶安攝)

民進黨段宜康痛批親民黨兩個單身女子的文宣,但他的發言也有值得商榷之處。(資料照/林韶安攝)

「親民黨網路新聞台」發佈了一張圖片,圖中斗大地寫著「兩個單身女子,怎會了解一個家庭的需要?」,並放上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洪秀柱的肖像,因此民進黨立委-段宜康於臉書粉絲專頁發了一篇文章譴責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親民黨引發爭議後撤下的文宣。
親民黨引發爭議後撤下的文宣。

當中有一段是「照這個邏輯,宋楚瑜除非變性,否則提的婦女政策,誰鳥他?照這個邏輯,宋楚瑜變成1歲,是為了提托育政見?那老人政策怎麼辦?」。這段有個問題是,這樣的說法是把「變性」當成是任何人哪天都可以去做的「行為」,且好像魔法一樣,一瞬間就「達成」了,或者是大眾常有的迷思-以為只要進去醫院八小時就結束了。然而實際上,變性是辛苦又漫長的過程,而且從來沒有結束的一天,是跨性別者/變性者每天都身處的狀態、面臨的問題,是「身分」與「人生」,而非一項「行為」。並且這句若與下一句的「變成1歲」對應,就會變得好像變性是什麼不可思議的奇觀,若段宜康是為了凸顯親民黨與宋楚瑜的荒謬,而使用這種方式的話,那便是將跨性別者/變性者的生命歷程,作為輕描淡寫的玩笑話。

縱使,段宜康的本意單純是要諷刺該圖的「資格論」,並非傷害跨性別者/變性者。只是這就像是時代力量立委參選人-馮光遠使用「特殊性關係」諷刺馬英九跟金溥聰之間曖昧不明、糾纏不清的關係一般,雖然馮光遠本意未必是以(男)同性戀的性與情感關係做文章,但這當中可能帶有的意涵、被解讀的方式與其引發的效應,確確實實地傷害(男)同性戀族群。因此無論是段宜康還是馮光遠,在這方面都傷害了特定族群。

而且我們要知道,拿特定身分、狀態做為攻擊用語,就是認為該身分、狀態是不合理的,如果該身分、狀態是傷害與壓迫他人的(諸如:強暴犯、殺人魔、獨裁者、納粹等),自然是沒有問題;但如果是無害且無壓迫他人的(諸如:智障、愛滋、同性戀、變性等),則就是將這些身分、狀態污名化,也就構成了偏見與歧視,所以以這些作為攻擊手段,同時也會傷害這些身分、狀態的人與群體。

單身女子不了解家庭需要?宋楚瑜和親民黨這是什麼狗屁邏輯!沒種田捕魚,就不能了解農民需要?沒身心障礙,或貧困無依,就不能提社會福利?沒吃黑心油吃到住院,就不能談食品安全?沒被搶過殺過,不會知道治安重要?照這個邏輯,宋楚...

Posted by 段宜康 on 2015年9月21日

當然,會有人主張,段宜康說的「變性」並非指涉跨性別者/變性者,而單純只是「性別轉換」,是認為是歧視與傷害的人太敏感、矯枉過正,甚至說是「文字獄」。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不過似是而非!舉個相似例子,部分性自由倡議者,時常會用「恐性」來批評護家盟之流等性保守勢力對性避諱、禁忌的狀態,可是性保守勢力實際上並沒有對性感到恐懼,只是避而不談罷了!所以此時真正傷害到的,便是性暴力受害者/倖存者等基於負面性經驗而對性感到恐懼的人,因為被無辜且莫名的與性保守勢力牽上紅線。當然這些人可以主張他們所說的「恐性」是別有它義,而非指涉性暴力受害者/倖存者,所以不夠成歧視與傷害。可是「恐性」字面上給人的聯想與連結,本身就無法輕易與性暴力受害者/倖存者一刀兩斷,更何況「恐性」一詞本來就包含性暴力受害者/倖存者常有的狀態,不是自以為無關就無關的!歧視與傷害更不會因輕描淡寫的藉口而莫名地消失。回到「變性」一詞亦然,它要如何在毫無脈絡的狀況下,輕易地跟跨性別者/變性者做切割?

除此之外,還有人會認為段宜康是在反壓迫,本來就不需要檢視反抗者是否使用歧視用語。類似的話術在大腸花論壇被批判時性別歧視時,曾大量出現過,不少人認為反抗者使用歧視用語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引用199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eamus Heaney的話:「粗口,是弱勢者無助的嘆息!除了那聲咒罵,正義無能為力!」。荒謬!說得似乎歧視用語與粗口是同一件事情,我們都應該要知道,我們同時都是優勢者/壓迫者與弱勢者/被壓迫者,所以反壓迫應該要針對壓迫者的優勢/壓迫之處,而非其與其親友的弱勢/被壓迫身分 、狀態,甚至是其根本沒有的身分、狀態,而讓無辜的群體受傷。因此,光是使用歧視用語,本身就是壓迫!

總結來說,並不是說段宜康或任何人使用歧視用語的無心之失是罪該萬死的,而是應該更加注意以避免造成歧視,並傾聽他人、檢視自我,好讓社會向零歧視、多元友善邁進。

*作者為恐性與受暴連線召集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