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碗孟婆湯,喝下去後我就是個完全的女人」,「我媽很恨我,只要看我穿這身打扮出門,回家就會發現我家公佈欄貼了『恨』、『知恥』這些語句,其實我希望家人和我站在一起,共同對抗社會歧視」,「我曾到廚房拿刀子想自殺,但臨死前,我希望社會聽聽我的聲音」這是跨性別者Zoe與Abby的真實故事...
當每天與家人相處、朋友交際、餐廳吃飯、上廁所、搭捷運時,是否曾想過有人無法如你一般,享受這日復一日、平常不過的生活動作?他們為了認同內心深處吶喊,選擇做真實的自己;這群人中,一部分你可以稱他們是「跨性別者」,但無論你的稱謂為何,這從來不是關心焦點,他們只是想跟一般人一樣有正常的生活。
曾策劃〈跨性別的美麗與哀愁〉、〈靈魂回家的路—他們為什麼要變性〉等專題的《風傳媒》,關注性別議題已有一段時間,日前籌辦〈跨性別×變性×心事〉座談,期望從記錄者、跨性別者、諮商師三個面向與社會分享「跨性別者」心路歷程,這也是台灣第一場性別團體(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與媒體合作的公開活動。
替自己的靈魂找一個家
前《風傳媒》記者王立柔去年曾執行〈跨性別的美麗與哀愁〉專題,當時貼身採訪跨性別者葉若瑛(Zoe)一天,她對媒體普遍以「獵奇式」報導處理跨性別者新聞,消費完了便無追蹤,認為很不適當。社會上對於變性者、跨性別者也太有既定印象,「好像一定要很正,好看,甚至是知識分子跨性別才會得到尊重,如同先前台中一中教師變性新聞,今天若是一個會打小狗小貓的大叔變性,還能得到同樣的媒體關注量嗎」?
自由跨域藝術工作者洪滋敏曾於《風傳媒》發表〈靈魂回家的路—他們為什麼要變性〉專題,曾飛往泰國記錄5個變性者的手術經歷,洪滋敏說,「接受變性手術的人,都有準備手術完成後切割所有過去記憶、生活痕跡,甚至最好朋友也不再聞問」。案例中有位大學生手術完躺在病床休養時,被問及還有何人生夢想,卻很有感觸回答「像我們這樣的人,在還沒完全變成『女人』時,我的人生沒有開始、沒辦法思考夢想,我們所做的,只是替自己的靈魂找一個家」。
獨立記者廖芸婕分析,跨性別議題常被用一種很「獨特」眼光、主流外的特別少數看待,「社會應學習用尋常式眼光看待,別當做異常式的存在,更不該用特殊的報導手法消費」,曾在尼泊爾作過田野報導的廖芸婕指出,尼泊爾2012年就舉行全亞洲第一屆涵括跨性別者的運動會,「尼泊爾宗教觀念其實比台灣還封閉,但卻能包容跨性別、同性戀、變性者,甚至2013年已推行『無性別身份證』,這樣我們眼中看似落後的國家,卻有遠勝台灣的先進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