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宛如:文創成了追逐KPI的作文比賽
立委余宛如則是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台灣推文化創意與創業這麼多年,對於文化創意的概念,還在持續「辯證」當中,地方政府推動的文創,例如台南的「虱目魚寶寶」與新北市的「文創夜市」,都讓文化創意變成文化創傷。
余強調,明年的地方創生政策,不能只是拿舊東西包裝成新的政策,如果只是將既有的計畫加入地方創生的元素,各部會最後執行結果,可能「農村再造還是農村再造」、「就業多元培力還是多元培力」。
余宛如特別以勞動部多元培力就業計畫為例,強調「地方創生」政策明年才要實施,該計畫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到底是以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人口回流等作為標準,目前都未明確定義,這個補助1百多個單位的計畫,今年的培力計畫,就已經訂定了地方創生的KPI,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今年的「女性創業菁英賽」,也多了一個「在地創生組」獎項,她擔心,明年「地方創生」上路後,相關計畫恐淪為公務人員追逐KPI的作文比賽。
余宛如質疑,今年「在地創生組」得獎團隊中,有些團隊實在看不出跟地方有何連結,「難道,在彰化成立一個公司,就符合地方創生意義?」例如得獎的「丰丹嚴選」,如果只是因使用在地食材,那麼,未來所有使用在地小農的公司,是否都符合就業創生的補助對象?
余宛如要求,目前各部會盤點17項主要計畫,在明年地方創生上路以前,一定要針對其KPI逐一檢視,否則,「民間觀感會非常差,政府不要帶頭混淆。」
高志鵬:缺乏立法專責單位
立委高志鵬表示,今年選舉最熱的關鍵字就是「北漂」,他的選區三重就是北漂大本營,日本安倍政府2014年推動創生三支箭,設立地方創生總部,每年1000億日圓預算,日本政府更早在2002年,透過特區制度鬆綁地方創生法規,隔年並且訂定《國家戰略特區域法》、《城鎮人才工作創生法》作為地方創生政策法源依據,台灣的地方創生計畫,相對之下缺乏立法與專責單位。
另外,地方創生計畫「舊酒裝新瓶」,能否改變相關計畫,委託民間單位執行,受限於預算規模限縮人事費用,導致優秀人才無法投入的現狀,也是立委關切的焦點。
蕭美琴:關鍵在於「人」的整合
立委蕭美琴表示,過去幾年,農村再生計畫在部份偏鄉,執行上發生最大困境,就是人力問題,回鄉青年一開始,必須投入很大資源,包括老屋翻新等,除非家裡經濟條件很好,否則,沒有提供足夠薪水,就只能靠志工投入,這對農村再生是很大困擾。
蕭美琴表示,農村再生做得好的地方,關鍵在於「人」的整合,有些地方產業必須有經濟規模,才能提供達到永續、補足人力薪資,包括勞動部的多元培力發案,部落青年返鄉推動培力計畫,很多都沒有薪水,還得靠務農或靠其他兼職,如果要引入物聯網等科技力導入,相關人力可能需要不同的薪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