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小英辭主席跛腳,中國樂見台灣地方包圍中央

2018-12-07 18:00

? 人氣

民進黨敗選,蔡英文不兼黨主席,黨再度恢復為選舉機器。(郭晉瑋攝)

民進黨敗選,蔡英文不兼黨主席,黨再度恢復為選舉機器。(郭晉瑋攝)

政黨是以理念、價值、路線為主,而派系是靠人的關係,以利益分配所組成的政治組織。國民黨政權是威權體制,來台後中央沒有明顯派系,但在地方以兩個以上派系相互制衡,利用鄉鎮市公所、農漁會、水利會等做為地方派系的組織。反觀民進黨中央因為初選制度的演變,黨內由派系組成,相對的,地方則主要是認同政黨而非派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民進黨中央回歸選舉機器

台灣民主化之後,政黨輪替成為常態化,民眾普遍認為民進黨地方執政政績比國民黨表現較好,而中央執政卻不如國民黨。但是國民黨在二○一四年、一六年慘敗之後,黨中央呈現疲軟,地方派系紛紛自尋出路,有人投靠民進黨,有人改以無黨籍,甚至推出第二代參選;但剛結束的九合一大選出現了轉變。

這場選舉的特色可以總結為三點;反綠、派系與傅崐萁模式,前兩點是指內部政治變化,第三點是指兩岸關係變化。

國民黨支持者踴躍投票,反綠動員成功;綠營支持者對蔡政府執政不滿而投票意願低。國民黨勝選,地方派系的動員成功是一大因素,甚至原本倒戈民進黨的鄉鎮市長或村里長,在選前紛紛回歸派系的號召,選情出現跌破眼鏡的態勢。

民進黨敗選之後,總統蔡英文請辭黨主席、洪耀福請辭秘書長,黨主席啟動改選。民進黨黨中央的中常會一直是共識決,且屬性比較像選舉機構。台灣政治體制,總統提名行政院長,但內閣運作是屬於行政院長的權力,而非屬於總統。

陳水扁執政時期,為與內閣部長搭建有效的溝通平台,故修改黨章,總統「得」兼黨主席,利用中常會做為總統與內閣、黨的互動平台,邀請部會首長至中常會報告。

如今隨民進黨敗選,總統不兼黨主席,黨再度恢復為選舉機構,未來總統、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提名與輔選,成為民進黨新的黨中央接下未來兩年的任務。

國民黨中常委將超過五十人

蔡英文缺少黨這個平台,就失去國會議員的提名權,總統權力在行政、立法及黨三角關係中少了「黨」這個支柱,她可以說提前成為跛腳總統,台灣的雙首長制會向內閣制傾斜。

民進黨黨中央回歸在野時代的選舉角色,行政與立法權的角力將逐漸白熱化,畢竟立委們面臨選舉的壓力,會要求行政院政策需配合「民意」。未來行政權需要納入更多國會的意見,或讓國會議員轉任部會首長,比較能符合內閣制精神。

而國民黨方面,在馬英九時代為了弱化地方派系對中央的影響力,限縮中常委的任期,甚至以賄選為理由改選,並將任期改成一年。而且在中常會上再架構中山會報,等於弱化中常會的決策權。

馬英九卸下黨主席後,中常委任期放寬為一屆兩年。今年九合一大選國民黨地方縣長取得十五席亮麗成績,勝出者幾乎都出身地方派系,或由地方派系支持選上的,國民黨地方派系壓倒過去外省菁英。派系有組織、戰鬥力,但缺乏論述能力,本次選舉全靠韓國瑜的口語論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