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北約(NATO)成員國,2011年以來積極介入南方鄰國敘利亞內戰,國內少數民族庫德族好戰派系長期對抗中央政府。今年7月,安卡拉當局對敘利亞的伊斯蘭國勢力以及庫德族的「庫德工人黨」(PKK)展開「同步反恐戰爭」(synchronized war on terror)。
PKK是一個左翼的民族主義政黨,從1984年開始在土耳其發動武裝鬥爭,1999年2月創立者與領導人奧賈蘭(Abdullah Öcalan)被捕之後一度停火,但2004年6月戰火再起。2013年3月21日,PKK與安卡拉當局再度達成停火協議,從土耳其撤回伊拉克北部的庫德族自治區。然而這項廣受讚譽的停火也只維持了2年4個月,在今年7月完全破裂。
最近PKK有意單方面宣布停火,但是AKP認為這是PKK的政治花招,意在協助HDP在11月1日的國會選舉中取得優勢。安卡拉爆炸案發生之後,PKK下令其戰士停止行動,除非受到攻擊,否則不得開火,以確保國會選舉順利進行。
HDP領導人德米爾塔希(Selahattin Demirtas)說:「我們遭到屠殺,這是一場邪惡、野蠻的攻擊。」他並指出,今年6月的國會大選之前,土耳其鄰近敘利亞的城市迪雅巴克(Diyarbakir)也遭到炸彈攻擊,造成33人死亡,大部分是庫德族或支持庫德族人士。
今年7月20日,另一座鄰近敘利亞的城市蘇魯奇(Suruç)也發生恐怖攻擊,造成33人死亡、104人輕重傷,死者同樣大部分是庫德族或支持庫德族人士。
土耳其內政部長奧提諾克(Selami Altınok)與衛生部長穆艾齊諾魯(Mehmet Müezzinoğlu)後來搭車前往事發現場,但憤怒群眾報以噓聲,投擲水瓶,兩位部長只能落荒而逃。
一些庫德族與支持庫德族人士指控,迪雅巴克、蘇魯奇與安卡拉3場恐怖攻擊背後都有政府的黑手,目的是挑起民族情緒。爆炸案過後,現場仍有群眾拒絕離開,並且高喊:「艾爾多安是兇手」、「殺人的正義發展黨要負責」。
安卡拉爆炸案之前,土耳其死傷最慘重的恐攻發生在2003年11月15日與20日,第一大城伊斯坦堡(Istanbul)的2座猶太教會堂、匯豐銀行(HSBC Bank)總行與英國總領事館遭到炸彈攻擊,造成62人死亡、700多人受傷,主謀薩卡(Loai al-Saqa)是來自敘利亞的「基地」(al-Qaeda)組織恐怖分子,後來被判處67個無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