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一架載有298名機組人員與乘客的馬來西亞航空(Malaysia Airlines)編號MH17波音777(Boeing 777)客機,從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起飛,準備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Kuala Lumpur),不料,班機飛經烏克蘭上空時突然在空中爆炸解體,大量的屍塊與行李散落地面,現場慘不忍睹,舉世譁然。
在這298名罹難者中,包括了193名荷蘭籍乘客。13日,荷蘭飛安委員會(Dutch Safety Board)發布了這起飛安事故的調查報告,報告直指,造成飛機解體的主因是機體被來自於「艙外的高能量物體(high-energy objects from outside the aircraft)」所擊中,讓先前外界質疑MH17班機遭地對空飛彈(surface-to air missile)擊中的說法再度浮上檯面。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the report into the #MH17 crash will answer when it's published later http://t.co/qtwqCWfNoQ http://t.co/69Dv55B6Nl
— BBC News (World) (@BBCWorld) 2015 10月 13日
釐清4大疑點
在這份報告中,荷蘭飛安委員會將重點置於釐清4大疑點,包括了:(一)造成班機空中解體的主因、(二)班機為何闖入禁航區、(三)罹難者家屬為何要等到4天後才經由馬航確認親屬及友人罹難,以及(四)機上人員在班機解體前究竟看到了什麼。
不過這份荷蘭的官方報告中,仍未詳細說明誰該為這起事件負責。荷蘭方面解釋,這是因為在國際空難調查的相關規範與慣例中,荷蘭飛安會並不具有追究責任的權力,而是由荷蘭另外派出的調查小組進行蒐證,預計年底才會完成報告。
What we know on eve of #MH17 Dutch Safety Board report http://t.co/wwMMajwpTK pic.twitter.com/uxNpayAhxF
— RT (@RT_com) 2015 10月 13日
A report on flight MH17 is expected today. Coverage of the crash from July 2014 #econarchive http://t.co/S8uifEe1mH pic.twitter.com/kCWTi0pZNG
— The Economist (@TheEconomist) 2015 10月 13日
Here's what we know so far about crash of Flight MH17, ahead of publication of Dutch findings http://t.co/thhUezTS4s pic.twitter.com/1wA3aUl3lW
— Bloomberg Business (@business) 2015 10月 13日
由於馬航MH17班機在空中解體的區域位於烏克蘭境內,屬於政府軍與反政府軍交戰的範圍,當時歐美國家與烏克蘭政府嚴詞指責,認為是俄羅斯支持的反政府軍發射飛彈誤擊班機。
元凶是山毛櫸飛彈?
這份報告會先交至罹難家屬手中,再發布給媒體。荷蘭飛安會的檢察官們也將在記者會現場展示飛機殘骸,從殘骸上遺留的碎片來看,班機遭山毛櫸(SA-11 BUK)飛彈擊中的可能性很高。
面對烏克蘭政府與歐美國家的指責,俄羅斯政府強力否認,並反指MH17班機會解體是因為烏克蘭地面部隊或是烏克蘭空軍發射的飛彈擊中所致,基輔當局已多次駁斥這項指控。
俄羅斯也將發布事故報告
7月,聯合國安理會(UNSC)起草,準備成立國際特設法庭負責調查MH17空難,但遭俄羅斯否決,俄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當時曾表示,這個時機設立調查法庭是「操之過早,適得其反(premature and counter-productive)」。
在荷蘭公布官方報告之際,負責生產山毛櫸飛彈的俄羅斯Almaz-Antey國營兵工廠,也將宣布自行針對這起事故所進行的調查結果,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可夫(Dmitry Peskov)12日不滿的說,荷蘭負責撰寫報告的調查官完全沒有參考Almaz-Antey任何專業員工的意見,「故意忽視我方提出的諸多參考事證,實在令人無法理解」。
莫斯科當局表示,待蒐證與判讀分析結束後,也將擇期公布馬航MH17的事故調查報告。
Russian evidence on MH17 crash ignored – Peskov http://t.co/GMoHpjh6UE pic.twitter.com/VqLSjUgoLy
— RT (@RT_com) 2015 10月 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