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蔡英文的台灣?朱立倫的中華民國?

2015-10-19 12:56

? 人氣

朱立倫、蔡英文要在二0一六大選中競逐台灣中華民國代表號?(林韶安、顏麟宇攝)

朱立倫、蔡英文要在二0一六大選中競逐台灣中華民國代表號?(林韶安、顏麟宇攝)

二0一六大選前九十天,朝野藍綠終於就定位,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成立競選總部,國民黨則完成撤換提名人程序,改由黨主席朱立倫披掛上陣,兩軍主帥出陣,第一回合隔空駁火,繞著台灣和中華民國打轉,蔡英文一句:「民進黨不等於台灣,國民黨也不等於中華民國。」卻遭到朱立倫回批:「詭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選舉對陣,辯論在所難免,但不論是辯論或批判,都要立基於具體事實基礎,才可能發揮力道,舉例而言,從二0一二年選舉開始,「空心菜」就是國民黨慣常奉送給蔡英文的稱號,這個批評不可謂全錯,但是,得抓著蔡英文提出的政治理念或政策主張,不能以空包彈打空心菜。

蔡英文競選總部成立演說,從「小饅頭」不願意浪費蔡英文座車的油錢,到「政治的紛擾、政治人物的爭執跟恩怨,從來都不是人民所關心的事情」,可謂處處有洋蔥,但沒有任何具體政見,誠如蔡英文所言,「政治應該愈簡單愈好。」她用感性訴求,得到極大肯定,認為她表現國家領導人的高度。持平而論,競選總部成立演講,只需打動人心就算完成任務,要挑剔她的政見,不能從一篇演講論,要翻找她歷次發表的政策,甚至她的《英派》。

朱立倫批評她「詭辯」,完全錯了。「民進黨不等於台灣,國民黨也不等於中華民國」,哪裡是詭辯?根本是廢話!

蔡英文用一句廢話輕易跨越藍綠,因為她有前言:「這一次的選舉,不是要打敗任何人,而是要打敗這個國家的困境。我要團結整個台灣,而不是團結一小撮人。」還有後語:「如果台灣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失去了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利,如果中華民國在我們這一群人的手上,失去了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那即使這兩個政黨都被掃進歷史的灰燼,台灣人也不會覺得可惜。」而她說出多數民眾不必經過思考就有的心聲:這個國家亂得夠久了。

非要挑剔蔡英文,她的演講稿中唯一敗筆是,她誠實表示:「站在大家面前的政黨(民進黨),是一個曾經痛苦失敗的政黨,從執政黨變成只有二十七席立委的在野 黨。」她要重新贏得人民的信任。民進黨的確痛苦失敗過,但是,不要忘了民進黨曾經有過的成功和曾經經歷的失敗,都帶給人民巨大的痛苦,就像國民黨。

政黨的成敗,與人民是否感到挫折苦痛息息相關,所謂好了傷疤忘了痛,對比八年前民進黨帶給人民的痛苦,此刻國民黨帶給人民的窒息感更強大,這是國民黨選情逆轉無力的主因,批評蔡英文是否詭辯,完全無助於國民黨掃除這股兜頭罩下的窒息感。

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曾經執政,都曾經帶給人民無盡的失落和挫敗,即使大選可以有兩黨之外的選擇,卻一時半刻無法改變台灣,中華民國的方向和命運依舊掌握在兩大黨手中,我們在政黨輪替的漩渦中,看不到政黨輪替可能帶來政治文化的改變。但至少蔡英文承諾:她有決心組成一個政府,在她的政府裡,民眾的「安居樂業」會擺在第一位!儘管這個承諾能否兌現,尚需檢驗,但打動了人心。

對比之下,朱立倫的反擊:「國民黨愛台灣,一定會捍衛中華民國,但民進黨有可能會害了台灣,可能改變中華民國,甚至傷害中華民國。」連詭辯都算不上,只能說是假設性的邏輯,打動人心的作用極低。

在朱立倫的論述裡,「國民黨長期以來,與美、日、各國保持友好,也有長期聯繫,相信美國對國民黨有信心,在兩岸政策上非常穩健,也是區域和平的貢獻者,絕對不會是麻煩製造者。」將國民黨置換為民進黨,也毫無違和感,頂多拿掉「長期以來」,畢竟蔡英文用實際行動訪問美日且獲致好評,唯一的變數是對岸,但蔡英文也補充說明她的「維持現狀」,包含兩個要素:一、維持台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現有憲政體制;二、兩岸維持和平發展,確保台海局勢穩定。

朱立倫倉促上陣,面對陣容擺開做足準備的「英派台灣隊」,沒有更多的時間和餘裕,以詭辯罵詭辯,以空包彈打空心菜,以恐嚇式的言詞訴諸選民:民進黨「可能」傷害台灣,都不會有太多作用,畢竟此刻讓台灣有巨大挫敗感的正是國民黨。朱立倫得搶時間做足功課,端出具體辦法,告訴選民有他能力扭轉台灣的悶局,悶頭在「誰的台灣?誰的中華民國?」打轉,既非其強項,就別浪費時間和力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