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拍出賣座電影?最新研究:就讓女生挑大梁、當主角!

2018-12-19 08:10

? 人氣

迪士尼大片《愛.滿人間》(Mary Poppins Returns)由愛蜜莉布朗(Emily Blunt)擔綱(AP)

迪士尼大片《愛.滿人間》(Mary Poppins Returns)由愛蜜莉布朗(Emily Blunt)擔綱(AP)

挑選要看哪部電影時,你會參考主角的性別來做決定嗎?好萊塢的電影製片商一般認為,主角為男性的電影會比較賣座。不過,美國兩個研究團隊發布的最新統計結果卻顯示,不論製作規模大小,主角是女生的電影票房都比較高,而且,如果電影裡的女性角色之間有段「討論男人以外主題」的深度對話,也會更受全球觀眾歡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女生掛頭牌的電影,賣得比較好

這份由研究團隊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AA)及shift7在12月11日的報告,統計了在2014年至2017年間上映的350部電影,其中有105部主角為女性,245部主角為男性。由於大成本、大製作的電影是近年電影工作室的重要生意,研究團隊接著以製作規模將這些電影分類,並發現性別之間的差距在「大片」裡更為顯著:成本超過1億美元(約30億新台幣)的類別裡,共有75部電影主角為男性,僅19部為女性。不過,這份研究發現,在每一個級距中,主角是女生的電影平均票房都男生來得高。

為了排除極端例子的影響,除了平均值以外,這份研究也用票房的「中位數」計算了一次,結果基本上與平均值呈現的趨勢一致,只有在製作成本為3000萬美元至5000萬美元的這個類別中,男生主演的電影票房中位數(1億400萬美元)比女生(1億200萬美元)略高。

這份統計結果顛覆了過往好萊塢的主流看法,一直以來,好萊塢的製作商顯然都比較偏好拍攝男性主演的故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便引用了聖地牙哥州立大學(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在2017年,主角是女生的電影只佔了賣座電影中的4分之1,而主要角色中也只有3分之1是由女生扮演,除此之外,在2017年,有開口說話的女性主角也比2016年還要少。不過,根據CAA這份研究結果,沒讓女性擔任主角的電影工作室這幾年恐怕是賺得比較少。

缺乏女性間對話的電影,賺不了大錢

除了以主角性別來進行分析,CAA也採用了「貝克德爾測驗」(Bechdel test)的標準來進一步了解全球觀眾的品味。結果發現,在2014年到2017年間,所有賣超過10億美元(約300億新台幣)的電影,都通過了這個小測試,也就是,所有缺乏女性間談話的電影,都賣不到這麼高的票房,無一例外。事實上,目前最新一部沒通過貝克德爾測驗卻還能賣超過10億美元的電影,是2002年上映的《哈比人:意外旅程》,也就是說,這已經是6年前的事情了。

「貝克德爾測驗」(Bechdel test)

源於美國漫畫家貝克德爾(Alison Bechdel)的作品〈小心這種拉子〉(Dykes to Watch Out For),其中發表於1985年的〈規則〉(The Rule)中,有個女性角色說自己只看滿足以下三種條件的電影:

1. 片中至少有兩個女性角色

2. 她們彼此交談過

3. 而且不是在討論男人

不只是因為女生也會進戲院,觀眾想看更不一樣的故事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是因為現在也有越來越多女生走進電影院,所以有更多人想看主角是女生的電影嗎?CAA團隊成員豪伯格(Christy Haubegger)告訴《紐約時報》,儘管現在確實有近半的電影票都是女生買的,但是她認為,由女生主演的電影賣得更好的原因並不僅止於此,更重要的是,觀眾想看到劇情更加新穎的故事。豪伯格說:「超級英雄的粉絲已經看一樣的超級英雄電影看了36年了。」

至於為什麼這種由女性主演的「非典型」電影往往會被商人看作高風險的生意,則是因為工作室從最一開始就需要對這類型的電影投注更多心力。豪伯格解釋:「我覺得他們大概不太想打這種賭......不過呢,這種電影最後往往都會回本,甚至大賺一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