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經濟走緩、南海與東海的衝突,還有台灣即將舉行2016總統與立委選舉,中國為何會在此刻同意舉行「馬習會」?政大東亞所教授王信賢分析習近平面對兩岸政策空白的壓力,必須創造一些利基,若此時不談,政黨輪替後恐怕更困難。政大東亞所所長寇健文則認為習近平面對國內外的種種壓力,加上台灣在太陽花民運後民意的變動,他不希望台灣在此時此刻會成為另一個問題。
習近平「兩岸的部分基本上是空白的」
由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舉辦的「馬習會後兩岸關係展望研討會」,討論到「馬習會」於此時此刻登場的動機。王信賢認為,習近平上任這幾年,對內能做的大概就是「反腐除弊」,但興利這個部分比較少,尤其「兩岸的部分基本上是空白的」。王信賢認為,這個部分習近平大概是有些壓力的,所以要創造一些利基出來,甚至超越江澤民跟胡錦濤。
馬習會究竟跟選舉有沒有關係?王信賢認為選舉當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個時候不談什麼時候談?「如果按照目前所預期明年政黨輪替的話,接下來4年8年要怎麼談?所以能夠創造機會的大概就這個時候了。」
面對諸多挑戰 習近平不希望台灣成為問題
寇健文則分析是習近平面對國內外的諸多議題,不希望台灣在此時此刻成為中國的問題,「習近平面對許多國際或國內的挑戰,必須要去克服,也就是說2012年上台的習近平跟2002年上台的胡錦濤所面對的挑戰不一樣。」
寇健文指出,習近平面對的是經濟放緩、貧富差距擴大、新疆西藏少數民族關係緊張的狀態。此外,外交上美國重返亞洲造成的美中關係緊張,以及東海、南海議題對日本、菲律賓的關係,還有「香港佔中」後的中港關係丕變。
太陽花學運後 台灣民意丕變
因此寇健文認為:「習近平希望台灣在這個時間點不要變成問題」,尤其是在太陽花學運後,中國可以明顯感覺到台灣的民意跟2008年或2012年不一樣,「他會想2016年若政黨輪替,要怎麼來面對,所以在這樣的時間點上,馬習會才會出現。」
習近平對未來台灣總統:兩岸關係平穩,領導人就可以見面
寇健文指出,這也是中國對台灣的「胡蘿蔔與棍子」,「習近平透過這次馬習會傳遞很強烈的政治訊息給未來的台灣總統:如果兩岸關係平穩的話,領導人是可以在第三地碰面。」寇健文說,中國過去堅持兩岸的問題是內部問題,不需要在他地解決,但現在改變了,也就是因為上述原因,習近平希望在2016年台灣大選前,儘量把兩岸關係維持在比較沒有問題的狀態。
南海問題 左正東:兩岸不能聯手也不該聯手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談到南海問題,他認為兩岸不能聯手也不該聯手,「因為中華民國政府目前並沒有在憲法中承認對岸這個政府,我們怎麼可能接受它對我們領土的主張,在法律上沒有聯手的可能性。」
此外,左正東更提到兩岸「不該」聯手,「如果兩岸在南海問題上聯手,其結果會加劇在東亞結盟的態勢。事實上基於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上的承諾,台灣當然不該跟對岸聯手,會加劇在南海的衝突。」
左正東還說,馬習會要注意的不單單是講了什麼,還要看沒講什麼,「兩岸在馬習會上沒講南海問題,我認為這是讓國際放心的,它提升了國際特別是美日對中華民國政府處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