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多次獲獎的德國記者克拉斯・雷洛提烏斯 (Claas Relotius)在《明鏡》週刊上發表的多篇新聞報導包含編造內容。現在,該雜誌將這一造假事件曝光,並願意面對有關假新聞的公眾討論。
新聞週刊《明鏡》發現了發生在內部的記者造假事件,並公之於眾。該雜誌週三(12月19日)線上公佈一份報告稱,記者克拉斯・ 雷洛提烏斯(Claas Relotius)「曾大量偽造自己的故事和人物」。以新任主編克魯斯曼(Steffen Klusmann)為首的總編部承認,「這可能是《明鏡》最大的新聞危機」。
首席執行官哈斯(Thomas Hass)表示,「所有人都深受震動。它擊中了中樞神經」。《明鏡》領導層將設置一個由內外專家組成的委員會,查清造假行為。一名副總編表示,《明鏡》將面對公眾有關假新聞的討論,「我們必須這麼做」。
在《明鏡》辦公大樓長廊上鑲嵌著創辦者魯道爾夫・奧格斯坦(Rudolf Augstein)對歷代記者的忠告:「說事實」(Sagen, was ist.)。
《明鏡》領導層稱,屬於社會編輯部的涉事記者已承認相關指控,於上週日騰空了自己的辦公室,並於本週一辭職。
該記者最初以自由記者身份為《明鏡》供稿,一年半前被聘為編輯。自2011年起,他共有近60篇稿件在《明鏡》週刊上登載或線上發表。
編造、加工、無中生有
新組建的總編部成員費希特納(Ullrich Fichtner)表示,造假行為是在內部有員工提供了線索、雜誌社展開了內部調查後發現的。他指出,一旦寫作素材不夠,涉事記者便動用起了自己的想像力。費希特納承認,「時過境遷,我們現在相當難辦,他的稿子裡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欺騙,很難確定。這名同事實在手法高超。真不清楚,他在《明鏡》發表的稿子是否會有一篇完全乾淨。」
根據《明鏡》的報告,該記者承認曾多次編造故事或「加工」事實、報導中所謂采訪的某些人物亦屬「無中生有」。
在加盟《明鏡》前,這位記者曾為多家媒體工作過,並數度獲獎,其中包括德國記者獎。該獎基金會發表聲明稱,這位前《明鏡》編輯以這種簡直是「犯罪式的手段」欺騙了獎項的組織者及授獎於他的評委們,「我們深為震驚和憤怒」。聲明稱,評委會正就撤銷對他的授獎舉行磋商。
烏爾裡希-維克特-基金會(Ulrich-Wickert-Stiftung)週三宣佈收回頒給這位前《明鏡》記者的「彼得・朔爾・拉圖獎」(Peter-Scholl-Latour-Preis)。前德國電視一台新聞主播、資深記者維克特(Ulrich Wickert)表示,這一欺騙行為讓他深受震動。他指出,「可信度是一名記者的最重要資質」。
《明鏡》線上稱,內部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將公諸於眾,「以澄清事實,杜絕重犯」。一般認為,調查將持續數月。
新任總編克魯斯曼表示,《明鏡》將審視,週刊內的多重審定體系在多大程度上未能奏效。根據《明鏡》的工作章程,文字稿均需經由部門負責人審閱,並需經文獻部對照審查事實。克魯斯曼同時警告說,不要總體懷疑《明鏡》新聞工作者。他說,「我們必須對我們工作人員的資質有充分的信任。因這一事件,這一點受到了損害」。
德國記者聯合會(DJV)對這一造假醜聞深表震驚。根據該組織發表的一份通報,該組織主席於貝阿爾(Frank Überall)指出,「這位不軌記者不只使《明鏡》受到重創,也玷污了新聞行業的可信度」。他表示,這位記者顯然失去了對他所供職的媒體及對讀者的任何責任感。德國記者聯盟(dju)推文道:「它可能是希特勒日記事件發生以來德國新聞界的最大造假醜聞。」自民黨聯邦議院黨團傳媒政策發言人哈克爾(Thomas Hacker)表示,這一事件以令人遺憾的方式顯示出,新聞行業對假新聞、假故事的抵抗力會有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