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捲捲錄影帶泛著白色黴斑,膠盒也髒污不堪,記憶放在腦海裡,總是格外美好,但放到現實裡,有時就像這樣,充滿歲月痕跡。在2000年出生的小孩,已經進入大學的今天,錄影帶就像3.5磁片、錄音帶或VCD,逐漸被人們遺忘,不是塵封在家中某個櫃子裡,就是早早在搬家或大掃除時,被掃進垃圾堆。
然而這些被時代淘汰的載體,裡頭可能紀錄著20年前的婚禮、女兒的4歲生日,或者全家第一次出國旅遊,丟棄後,記憶彷彿也少了一份憑藉。
為了留下珍貴的記憶碎片,台南藝術大學媒體音像中心與電影蒐藏家博物館合作,展開「搶救家庭錄影帶」計畫,深入民間,教導民眾如何清潔、搶救過去的錄影帶,迄今已走過5年時光。
憂年代記憶消失 南藝大辦工作坊教民眾救回錄影帶
南藝大媒體音像中心主任曾吉賢說明,台灣80年代起,經濟起飛,家庭開始可以買小型攝影機,紀錄家人生活點滴,從婚喪喜慶、家庭旅遊到子女畢業典禮,主題雖看似雷同類似,但每個家庭上演的劇情,都是最獨特的記憶。
然而隨著VHS、BETA、V8等設備演變,這些家庭記憶,很多都在器材的變換下,被民眾一起丟掉,或者錄影帶、磁帶隨著時光流逝而損毀,無法再讀取影像。
「現在每天都有人在丟錄影帶,」曾吉賢感嘆:「這等於把80、90年代的記憶都丟掉!」他並憂慮,這段台灣民主開放後的年代,恐怕會因此缺乏實證的錄影帶,來佐證時代多元的多樣貌。
基於此,5年來南藝大團隊跑遍全台,舉辦「搶救家庭錄影帶工作坊」,教導民眾,如何透過一隻麥克筆、牙刷、清潔布、十字起子、酒精等等簡易工具,來解救家庭逐漸退色、消失的歷史影像,至今已在國內共舉辦22場,更遠赴海外的關島、泰國舉辦各一個場次。
除了學習簡單的清潔撇步外,民眾也能帶著自家錄影帶,到南藝大音像中心清潔,並透過轉檔成數位格式。曾吉賢說,目前每天大約都有5到6捲錄影帶要處理,累積下來的數量相當可觀。
不只個人保存!未來也能提供民俗歷史研究
不僅是個人、家庭的記憶,曾吉賢說明,這些影像,未來也可以提供民俗、歷史學者參考,只要數量夠多,如苗栗客家地區70年代的結婚錄影帶,與高雄閩南地區的結婚錄影帶,就可以拿來做比較、研究。
曾吉賢談到,日前電影收藏家博物館曾舉辦錄影帶影展,透過修復的錄影帶,可以看到數千人為孫立人將軍慶祝90大壽的革命情感、30年前花蓮豐濱鄉的葛瑪蘭族歌舞演出、新娘告別父母的啜泣、母親陪伴唸幼稚園的女兒等紀錄,這些不只是家庭的錄影帶,更是台灣重要的民間歷史,與無形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