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女性來說,如果有幾件事情是最能讓她們感到放鬆的話,那應該是:玩了一晚回家甩掉高跟鞋、下班回家脫下胸罩、以及鬆開綁了一天的馬尾辮;因為那一瞬間,能讓人從頭皮到全身都有解脫感。
據說,鬆開馬尾辮能讓女性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最近法國《時尚》雜誌(Vogue)宣佈, 高翹的馬尾辮是2018年秋季最時尚的髮型。
然而,馬尾辮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呢?實際上,綜觀馬尾辮的歷史,這款如今風靡世界,特別是讓西方女星們紛紛創新的髮型,曾經是男人的專屬。
清兵入關
標凖馬尾辮的梳法是,將全部頭髮扎在腦後,前額沒有劉海。你或許以為這是某個不服老的搖滾歌星的發明。實際上,它在300多年前的中國曾經被統治者強制推行。
1644年,明朝崇禎十七年,清軍大舉入關後頒發命令,規定無論官民,限10日內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這改變了明朝時男性蓄頭髮束於頂並挽髻的髮型,一直延續至1912年中國末代皇帝退位。
在西方,馬尾辮應該可以上溯到古希臘。在克里特島(Crete)幾千年前留下的壁畫上,就能看見女人頭上的這種髮型。
軍人氣質
2018年,一個梳著馬尾辮的男人,在人們眼裡要麼是反傳統的,要麼是有藝術家氣質的。
但在18世紀時,扎辮子是西方軍隊中的標凖髮型,就如同現代很多國家軍隊中要求軍人必須剪短髮一樣,它是雄赳赳的象徵,更是軍隊體制的表現。
法國士兵被要求將頭髮留成辮子,最長不超過20厘米;而英國士兵和水兵將長頭髮扎成馬尾,雖然不一定編成辮子,但通常抹上油或者撲上粉甚至用油封住,再用緞帶或者帶子緊緊綁住,以致有英國士兵說,這樣頭皮緊繃繃地讓他都合不上眼。
隨著條例的改變,到1800年,英國陸軍下令士兵剪掉所有辮子,因為短髮被認為更加精幹,更容易打理。不過,英國海軍仍然保留辮子的髮型,直到1820年才廢止。
太空仙女、碧姬芭杜、瑪丹娜……女明星效應
到了20世紀,在女人們喜歡的各式各樣的髮型中,馬尾辮一直被認為比較隨便,不能作為正式場合的髮型。而且,這樣的髮型只適合小姑娘,不適用於成熟莊重的女性。
20世紀初,女性曾流行過20年代的童花頭和40年代的長捲髮。一直被人忽視的馬尾辮,直到50年代才開始登上流行髮型榜,這主要得益於第一款梳馬尾辮的芭比娃娃問世,以及電影明星們頻繁以馬尾辮形像出現在流行電影中。
1960年代,好萊塢電影《太空仙女》(I Dream of Jeannie)風靡世界。女主角是梳著馬尾辮的精靈,她無怨無悔地愛上了登月的人類太空人。
之後,在法國性感女神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的創新下,馬尾辮被推上了更時尚的高度,成為全世界酷女孩們最喜歡的髮型。
1990年代,流行歌壇一代巨星瑪丹娜,以馬尾辮形像開始世界巡迴演出,將馬尾辮與爭取女權聯繫在一起。當粉絲們都模仿瑪丹娜,梳著馬尾辮去看她的演唱會時,瑪丹娜中途卻放棄了這一形像,原因是她的耳麥總被頭髮纏住,而且戴著馬尾辮假髮給她天生的頭髮造成太大的負擔。不過,她的這款馬尾辮至今仍然是經典形像造型,她巡迴演出時戴的那個髮卡在2014年的一次拍賣會上賣出了2萬美元的高價。
繼瑪丹娜之後,又一個在西方世界的超級女星珍娜傑克遜(麥可傑克遜的妹妹)將已經流行了很久的分格褶辮(box braids) 推上了新高度。至今,好萊塢的一線女性們仍然喜愛這款髮型。
馬尾辮登頂,從腦後扎到了頭頂
2018年的馬尾辮,其流行指數與所扎的位置一樣——登頂,從最初的腦後扎到了頭頂。這樣的髮型還被賦予了新的女權涵義,暗示「我正忙著呢,我在工作,我不能讓頭髮掉到臉上妨礙我做事」。
過去幾年,歌星碧昂斯、影星珍妮佛羅佩茲和社交名媛卡戴珊常常扎著馬尾辮露面,對最新一波馬尾辮的流行潮肯定起到了巨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扎馬尾辮也要注意避免副作用。經常把頭髮梳得太緊,可能會造成頭痛甚至脫髮:因為長時間綁住頭髮,會對毛囊造成損傷導致頭髮稀疏。
馬尾辮在登頂之後,如今又有向下移動的新走向。你有沒有注意到,英國哈利王子在2018年迎娶的美國女星梅根,現在經常在腦後梳著一把不高不低的馬尾辮。
這說明,馬尾辮還會繼續流行下去,只不過改頭換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