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燕翎專文:我所認識的王如玄

2015-12-11 12:45

? 人氣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出席「菸酒公會全國聯合會60週年活動」。(顏麟宇攝)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出席「菸酒公會全國聯合會60週年活動」。(顏麟宇攝)

不記得是在那一年、那一個場合認識如玄的,大約是在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之後,那個台灣婦運迅速集結的1980年代後期,不少年輕知識女性的性別意識被喚起,興奮地交換著新的想法、新的資訊、夢想著新的未來。婦女新知是台灣第一個標榜女性主義的婦運團體,因而吸引了不少優秀的新血。可是正因為處於生命的摸索期,有人留下來,有人短暫駐足後另覓奚徑。如玄選擇了留下,成為婦運中堅,後來接替我的任期,成為婦女新知基金會的董事長。我對她的最初印象是她說話速度飛快,愛講笑話,熱心助人,曾為陳水扁早期的辯護律師,(但查不到是什麼案子了)有一位沉默守候身旁的丈夫。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朋友們曾經聊起各自接觸婦運的機緣,如玄說她是在唸研究所時讀呂秀蓮的書新女性主義,受到啟蒙而開始關注婦女議題,碩士論文選擇了「 論離婚後子女監護之歸屬-從貫徹男女平等並保護子女利益之立場出發」,一如她爽快的個性,從不遮遮掩掩,旗幟鮮明。30歲時加入呂秀蓮創辦的新女性聯合會,成為祕書長,之後受邀進入婦女新知基金會,參與男女工作平等法的制定。不久鄧如雯殺夫案爆發,鄧未成年即被迫嫁給強暴她的男人,卻求助無門,悲慘的命運受到婦女團體同情,也突顯了性別權力的制度性問題,但殺夫這樣的舉動仍受到主流社會嚴厲譴責。如玄自願為鄧辯護,並自此關注婚姻暴力問題,加入了關懷婦女人身安全的現代婦女基金會,推動家庭暴力防治法。早年替性暴力受害者辯護耗時又費力,一方面法條尚未週全,社會輿論也以嚴苛的眼光檢視受害者;另方面受害者在極為弱勢的處境下難免意志動搖,時而選擇逃避,使得不少義務律師感到難以始終相伴而中途落跑或意興闌珊,未能全力以赴,導致受害者難脫悲慘結局。如玄卻總能在困逆中堅持到底,不離不棄,讓鄧得以重生。

婦女運動積極建構女性的主體性,轉換父權體制,因而和以男性為主的政治團體想法和作法有所差異,國內外的婦運團體也都極力維持超黨派的運作模式,追求跨越政黨、跨越各種界線的合作。台灣曽經歷數十年的戒嚴和一黨專政,1970、1980年代的婦運因為反抗既有體制而與黨外陣營互動密切,解嚴以後的十多年間,則以婦女政見為主軸,與各黨派維持合作關係,1990年婦女新知基金會的男女平等工作法草案得到國民黨的趙少康、朱鳳芝、葛雨琴和民進黨的盧修一、葉菊蘭等委員關心,最後由趙少康主提,39位跨黨派委員聯署,送進立法院。1995年婦女新知協會主辦的政壇傑出婦女之夜也不分顏色,邀請到余陳月瑛、呂秀蓮、李慶安、陳玉梅等政治人物出席,盛況空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