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26日公布「2018年十大綠能假新聞」,包括製造太陽能板很耗能、清洗太陽能板會造成污染等,並澄清說明這些假新聞,希望化解民眾對於再生能源的誤解,建立正確的綠能知識。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民進黨立委陳曼麗及多家業者,26日舉行「2018年十大綠能假新聞」記者會,說明這些假新聞的誤謬之處。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公布的十大假新聞,包括製造太陽能板很耗能、太陽能光電有污染之虞、清洗太陽能板會造成污染和離岸風電造成上兆元花費等。
陳曼麗說,太陽能板平均發電1.3年所產生的能源,可以抵消生產時造成的能源消耗。如果以太陽能板壽命25年計算,發電過程中就有超過20年是零碳排放。
映發科技公司總經理李喆龍說,太陽能板在晶圓製程時雖會有污染問題,但如同一般半導體應用在手機、3C產品上,一旦製成成品就不會對人體及環境造成污染,所以需要監督的是工廠廢水處理,太陽能板發電時沒有污染問題,而且清洗太陽能板可靠雨水或用自然水,不會有清潔劑污染土地或水源的問題。
聯合再生能源公司專案經理林家政指出,媒體報導光電埤塘因施工將埤塘的水排光,並非事實,這其實是要配合曬土,不是為了要設置太陽能板才抽水,而且工程配合農田水利會歲修排水期間施工,錯開農田灌溉季節。
另外,針對外界質疑離岸風電每度新台幣5.8元,一簽約就要20年,這會造成上兆元花費;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表示,5.8元包含國產化、在地化、帶動綠能產業鏈的成本,上兆元的花費其實分攤在20年,且離岸風電前期是由開發商自行投資,政府不涉及,所以沒有上兆元全民買單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