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英仁配遙遥領先國民黨朱玄配,比數之懸殊可能打破2000年連戰得票率。部分民進黨地方山頭為此狂氣大露。雖然蔡英文強調「謙卑執政」、「權力是人民借給我們的」,這些山頭仍公然排斥「進步大聯盟」,對黨中央支持第三黨及無黨籍候選人極度不滿,威脅「基層票投不下去」。此一心態恰恰顯示了「謙卑執政」說來容易做來難。
民進黨在傳統艱困選區提倡「進步大聯盟」,保留與第三勢力合作空間,讓立委總席次過半,以方便明年二月一日集合社會力量推動改革。這是極富智慧與氣度的大戰略:既然民進黨在艱困選區不易當選,何妨採取去年支持柯P模式,「只要改變成真,成功不必在我」。蔡英文誓言民進黨不會「整碗端去」,正是這個意思。蔡英文推出令人激賞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也是這個意思。
可是,從年初「進步大聯盟」出爐後,多位民進黨台北、新北市議員就反彈不斷,不是自己剛當選市議員即想選立委(放棄「與民有約」),就是指第三勢力缺乏民意基礎,民進黨支持他們是「浪費選票」。十二月九日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本黨未提名選區立委支持名單,包括楊實秋、李慶元、黃國昌、范雲、黃珊珊、林昶佐、洪慈庸等十一人,民進黨市議員更是一片嘩然,揚言「藍營鬆口氣,綠營很焦慮」「與地方民意落差很大」,他們「無法說服選民」,準備發動投廢票。
民進黨這些地方山頭的本位主義與政黨傲慢,已經過度泛濫。民進黨愈是接近執政,他們愈是狂態畢露,甚至認為地方選票都是他們的,投給第三勢力就是浪費。他們有沒有想到,他們是受庇於複數選區當選議員,如果是單一選區,他們能當選嗎?而中間選民的大幅增加,藍營選票的不斷流失,是他們的功勞嗎?答案全是否定的。民進黨近年不過是躱在「公民運動」(今天的第三勢力)背後,收割對方耕種出來的成果(即選票)而已。
同時馬英九、郝龍斌市長十六年,施政不佳、弊案頻傳,這些民進黨議員有盡到幫市民看緊荷包、舉發不法責任,直到「議題擴大、輿論關注」嗎?從結果看,答案也是沒有。舉幾個最小的例子:馬郝二人相繼取消十字路口垃圾桶,刻薄小民,讓行人必須走非常久才能丟手邊垃圾,非常不便,市議員有為民喉舌嗎?人行道石磚剛鋪好不久就拆掉重鋪,幾年內一舖再鋪,(柏油路更是幾個月就鋪一次),胡亂浪費,有市議員質疑或制止嗎?更不用說替違建出面護航緩拆,許多國民兩黨議員無不出色當行。
這些市議員此等水準,再讓他們當立委,立法院會是什麼樣貌,看看兩黨立院龍頭王金平、柯建銘及「軍系立委」的表現,就思過半了。所以第三勢力才會興起,人民才會要求國會改革(當然不是國民黨那種急就章式的改革),特別是渴望國會「面目一新」,淘汰早已油滑不堪及只為特定利益集團代言的立委。像黃國昌、楊實秋如此「公正不阿」、「心存人民」的候選人,在任何國家都是人民之福。像李慶元關注社會公平正義,政治成長及覺醒快速,豈能再用廿年前反扁的幼稚形象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