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不要再多談的是「陸資買房」!
韓國瑜要開放陸資買(高雄的)房,並嗆聲中央不支持就是蠢,他罵的對也不對,首先,開放陸資買房早在二00二年的扁政府時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把陸資取得不動產從禁止改為許可制,但凡與投資相關的廠房、營業處所、辦公室均不受限,當然投資項目是有限制的,但對自然人(個人)取得住宅則採取「五四三」政策,而且一人只能買一房自住為,貸款最多五成,一年來台居住限四個月,持有三年才能移轉,而且一人只能買一房自住為,基本就是防杜炒房,但政策顯然矛盾,一年只准住四個月豈可謂「自住」,這就是以投資為目的,不能長住的房子三年後不賣也得賣,不然真想讓陸客當台灣的包租公嗎?
但是,這個政策從扁政府到馬政府,歷十六年而不變,當然也有不改變的社會背景,台灣的民意主流是「打房」而非「炒房」,對陸資湧入可能拉抬高房價到更高疑慮甚深,儘管台灣房價對比上海香港「便宜」到真的是非常強大的投資標的物,但房子畢竟不是股票,是安居之必須品,對台灣人而言,住有屋已屬大不易,陸資買房即使是豪宅,也難免帶動平價屋的價格,或謂高雄房價豈能以台北房價相提並論?但是政策當然必須是通案,難不成要限定陸資只能買相對低房價縣市的房子?
韓國瑜與其寄望陸資,不如想想「人進來」除了陸客進來,為什麼不能鼓勵台灣人(外縣市)移居高雄?就像當年台中發動一波「移民中台灣」炒熱房市,不必與中央政策對幹,還能活絡台灣人移動的內需,非要陸資投資高雄,不如想想已開放的項目,有什麼是高雄可以著力的?說服中央加速審查效率,從廠房到辦公處所,造福的就不只是房地產業者,而是產業就業人口,規模不更大嗎?
第三個是以後再談的「城市稅」!
韓國瑜就任第一天就天外飛來一筆想開徵「城市稅」,自「韓流」起,高雄「觀光客」確實增加許多,有陸客有外籍客更多的是來自台灣各地的所謂「韓粉」,這城市稅總不會是衝著高雄之外的台灣人來的吧?至於境外旅客可以開徵「觀光稅」,但是不是等「人進來」再說呢?人都還沒固定進來並形成規模,就揚言課稅,這是想嚇跑誰呢?左手要中央開放讓旗津成為免稅特區,右手又要開徵城市稅,左右開弓,到底靶心在哪?
根據高雄市政府觀光局發佈的「中華民國106年高雄市觀光統計年報」,高雄的國際觀光客是全面衰退,即使「韓流」熱度未減,從韓國瑜三山造勢、當選、就職、迄元旦乃至明年農曆年,住房率都達到九成以上近乎全滿,境外觀光客應該也沒到「市場飽和」而需要「以價制量」的地步,舉一個例子,馬政府陸客觀光達到最高點,二0一二年的財長張盛和到花蓮主持健全財政座談會,學者即建議可以開徵觀光稅回饋地方,花東縣市全面反對,理由無他,人沒來先要錢不是嚇跑人嗎?觀光熱絡增加消費就是增加稅收,套用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話「明年六月再問我(選總統)」,要不要開徵城市稅,是不是明年六月看看高雄是否真有穩定且超過市場胃納的境外觀光客再議吧。
新人新政新氣象,但是呷緊弄破碗,競選要熱情甚至亢奮而激動,信手拈來或信口開河都不是大問題;就任市長則不然,出口就是政策,是政策就要有落實的方法論,創意發想是必要的,但不能天馬行空到招招落空,笑話講太多賞味期只會加速縮短,不能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