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Uniqlo提前打折、冬天吃不到大閘蟹、烏魚子將變貴,竟都是因暖冬。今年11月平均氣溫為69年來同期最高,嚴重的暖冬現象,正對產業展開經營風暴。
服飾業》冬衣滯銷、庫存變多
羽絨、發熱衣銷量少3成
快時尚產業最先感受,為降低冬衣因滯銷產生的庫存成本,Zara跟Uniqlo在12月17日提早展開最大一波冬季特賣,Zara下殺5折,後者羽絨衣打4折,折扣打得比去年低,數量更多,特價商品之多,連店員都搞錯價格。
一位台灣前三大網購品牌高層透露,羽絨與發熱衣的銷量比去年減少3成,只能提早打折出清,預計今年的淨利,全都被打折吃光光。
餐飲業》產量大減、單價更貴
大閘蟹、烏魚子食材難找
衝擊,還延燒到餐飲業。中國太湖地區蟹商在今年8月正式宣告,今年將是大閘蟹的「小年」,暖冬讓大閘蟹生長受影響,蟹商估計會減產6成,連帶影響台北亞都麗緻天香樓的招牌菜大閘蟹美饌,延後月餘上市。
甚至,即將進入新曆年,我們買烏魚子也要多付代價。烏魚子達人、育豐商行負責人莊國勝擔憂的說,暖冬不利於烏魚生長,導致烏魚子減產至少2成。
當所有的生意盤算,因氣候變化導致獲利一夕被吃掉,我們該如何看待,氣候對商業的影響?
Gap、adidas、Zara的針織布供應大廠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直指,暖化帶來的影響,不只是打折促銷戰而已,還將對產業競爭帶來變化。
他說,「未來紡織廠只有『很大、很快、很怪』者生存。」「很大」指有產能優勢,「很快」指回應急單快,「很怪」就是走利基市場,其他的都可能會被淘汰。
零售業》模糊性季節商品更多
組合被、冷熱食組合熱賣
對零售業來說,面對暖化也有決策的兩難。全家便利商店公關經理林翠娟認為,長期挑戰是,應開發多少比例如關東煮、沙拉、涼麵等氣候敏感商品?何時推出?這是超商面對氣候變遷最苦惱的問題。現在如7-Eleven,開始嘗試推出溫野菜沙拉,就是希望透過這類模糊性的商品,解決兩難。
現在,各行已開始摸索應變之路。
今年百貨公司的被子營收,普遍較去年減少15%,但特力集團的被子營收卻逆勢成長10%,這項成績正是因為今年它減少厚重被子的比重,增加適合四季、可拆卸的輕薄透氣被,夏天可做涼被,只要扣上一層被子就可抵禦冬天寒冷。
晶華飯店也有新做法:吃牛肉麵配冰淇淋。晶華麗晶集團行銷公關副總經理張筠表示,以往中式套餐的甜點多半搭配芝麻糊,今年其打破產品組合的慣性。
應戰》搶氣溫「頭香」
林翠娟指出,體感溫度比實際溫度更重要,天氣由熱突然轉冷的第一天,人們對於冬季商品的需求強度最大。以發熱衣為例,全家今年就結合Line,在寒流時發送發熱衣特惠券,限時3天,銷量比過去促銷期間成長9倍。
懂得如何「與多變氣候共舞」,確實將成為新競爭力。從獲利被氣候一夕吃掉,甚至未來會無貨可出,現在全球跨國企業,都把氣候變遷列為營運最大風險之一。
這場暖冬效應,確實提醒我們:氣候與經濟間的利害關係,比你想得還密不可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