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來鴻:以驚悚片的情節,發出對抗 「大外宣 」 的個人聲音

2016-01-08 06:10

? 人氣

在蘭托斯基金會2013 年所舉辦的頒獎典禮上,陳光誠親自感謝美國國務卿希 拉蕊。(圖:Win Mcnamee / GettyImages News / Getty Images;八旗提供)

在蘭托斯基金會2013 年所舉辦的頒獎典禮上,陳光誠親自感謝美國國務卿希 拉蕊。(圖:Win Mcnamee / GettyImages News / Getty Images;八旗提供)

人們讀自傳往往是為了了解另外一個人。但是,像陳光誠這樣有著不尋常命運的盲人律師,一旦他敞開心扉,用樸實親切的文字敘述他的生平經歷,人們獲得的就不只是對他個人的了解,而是從他的故事中發現深刻的時代烙印,獲得對當今中國社會廣泛而真切的認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陳光誠自傳《赤腳律師》(The Barefoot Lawyer)英文版在美國出版時,有評論家說,此書會讓 「坐在橢圓形辦公室的人學到很多東西 」 。人們都知道,美國總統在白宮的辦公室是橢圓形的。目前這本書還被翻譯成法文、德文、瑞典文等多種語言,因此,能從此書中學到很多東西的不會僅僅是美國總統。

作者寫作動機與西方讀者反應

跟蹤和關注陳光誠多年,我對他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因此,當瑞典報紙開始報導陳光誠的自傳時,我更感興趣的是,陳光誠本人寫傳記的目的,與西方讀者對此書的反應,會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呢?

按照接受美學的理論,作者往往通過作品與讀者建立起對話關係。作者期待讀者從自己的作品中讀到什麼,而讀者對其作品的接受,卻要受他們自身條件的限制。西方讀者讀陳光誠自傳,會受他們在民主社會中的人生經驗的影響。好在陳光誠的讀者不是被動的書籍消費者,他們大都想要通過積極的閱讀,來增長自己對中國的認識,以決定自己的社會態度。

在巴黎鳳凰書店舉行發布會上,陳光誠向聽眾介紹,自己如何自學成為一名維權律師,在替村民們打官司期間怎樣受到中共的迫害,後來又如何從山東逃到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同時,他也談到自己為何在離開中國幾年後出版這本自傳。

陳光誠說,他寫回憶錄的三大動機是:首先,他希望世界能夠通過此書看到中共邪惡的本質;第二,他想讓世人了解真正的中國尤其是農村的實情;最後,他呼籲每個人都要去發現本身潛藏的巨大能力,成就自我。

就筆者目前所能看到的英文和瑞典文的評論文章,陳光誠的幾個寫作目的基本上都達到了。不過,歐美讀者和中國既有地理距離也有文化心理距離,這部中國人的自傳對他們所產生的閱讀效果,所呈現出來的現實意義,別有一番特點。

陳光誠向聽眾介紹,如何自學成為維權律師,在替村民們打官司期間怎樣受到中共的迫害以及為何在離開中國幾年後出版這本自傳。(作者提供)
陳光誠向聽眾介紹,如何自學成為維權律師,在替村民們打官司期間怎樣受到中共的迫害以及為何在離開中國幾年後出版這本自傳。(作者提供)

驚悚逃亡故事讓西方人懸心

「這就像是從驚悚片裡出來的情節。 」一位瑞典評論家如此形容陳光誠自傳對他的心理衝擊。多個英、瑞文評論者都在他們的文章裡,複述發生於2012年4月的那些險象環生的鏡頭:

一個盲人律師在被監禁了四年多,又在家被軟禁隔離了18個月之後,躲過看守的嚴密監控,翻牆逃出了他那在山東東師古村的家。他的右腳三根骨頭骨折,全靠聽覺和感官避開崗哨,……。而後,在營救者們的精密籌劃下,陳光誠一行又歷經了好萊塢式的飛車追踪歷險,終於進入美國駐華使館。如此經歷,被《華爾街日報》譽為 「一個了不起的故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