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2018選舉遭逢大敗,地方執政從13席大幅跌落到6席,而全國總得票率也從2014年的583萬減少近百萬,到490萬,比重更從47.5%降低到39.2%,可以說比2014年的國民黨跌得更慘,讓綠營內部陰雲密佈,悲觀主義四起。
不過選後,蔡英文卻藉由一系列的政治操作,以退為進,在無人願意接手爛攤子,從而折損自身實力的情況下,讓蔡不僅穩住陣腳,並且隨著陳菊與賴清德接受慰留,而有辭意並被視為唯一能取蔡英文而代之的賴,卻公開表示要團結支持蔡總統領導,以及中生代怯戰,並由各派系共推黨主席人選後,可以看出,民進黨的權力運作仍維持舊樣,未進行重整。
所以說,在民進黨權力未有調整的情況下,本該順應民意修正路線的蔡政府,自然也就維持執政基調,僅調整幾位閣員,讓蔡英文繼續宣稱是人民跟不上民進黨改革的腳步,而非民進黨做的不好。
然而即使民進黨該改未改,但就目前的政治前景來看,民進黨卻已然撥開2018慘敗的烏雲,很可能在2020進行戰略翻轉,東山再起。因為綠營在2018年大敗的三個主要原因-同仇敵慨,團結異常的泛藍、賭爛不投票的泛綠,以及想給教訓的中間選民,都很可能不會延續到2020。
泛藍因素
就2018選舉來說,由於接連在2014和2016大敗,並且民進黨在完全執政之後,借轉型正義與改革之名,針對凍結黨產、年金、水利會官派、鄉鎮市改制、宗教團體法等議題,試圖從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層面,刨去藍營的基礎。因此國民黨在面臨政黨存亡之際,便於此次選舉中,展現前所未有的團結。
因此從美麗島電子報選前與選後,10月至11月的國政民調來看,全國民眾認同泛藍者,就衝上32%至34%的區間,高於泛綠6至7個百分點。對照政大選研中心的歷年政黨偏好,大概就可以推估回到太陽花學運爆發前的元氣。
因此一旦藍營無法在2020擁有如同2018時的團結程度,這自然就可能給予亟欲重新整隊的民進黨,東山再起的機會。
泛綠因素
事實上,由於蔡政府在兩岸關係上得罪急獨派、在同婚與宗教問題上惹怒教會系統,以及正國會與新潮流內鬥、白綠合作等問題,因此2018年的選舉,民進黨不僅基本盤萎縮,甚至還陷入內部不團結的困境,最終導致全國性的崩盤。從上圖政大選研中心的資料就可以很明顯看出,民進黨支持者在短短幾年內,就縮小將近一成的幅度。
然而由於2018敗的太慘,因此民進黨各派系目前大抵有志一同,很可能如2018的國民黨般,在面臨存亡之際時展現團結。因為綠營在2018年之所以不團結,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其認為國民黨難以再起,從而忙於內鬥,忽略外敵。所以說,在國民黨已然再起,形成威脅的情況下,民進黨自然就可能團結此前紛擾的雜音,完成整隊,催出那些在2018年不願投票的泛綠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