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釋壓 一發不可收拾
2015年11月30日,IMF宣布人民幣納入SDR後,人行維穩匯率的階段性任務總算結束,並開始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卻造成一發不可收拾之勢。2015年12月單月,人民幣中間價和CNY都貶了近千點,貶幅1.43%。但市場對人民幣貶值預期並未消退,促使人行當月多次進場干預,否則貶幅恐怕更大。
人行不惜動用大筆外匯儲備與境內外匯市的人民幣空頭大軍激戰,不僅未能阻貶人民幣,還留下了後遺症,加速資金外流就是其一。根據人行公布的數據,中國外匯儲備總額從一四年底的3.84兆美元驟降至一五年底的3.33兆美元,一年之間減少5127億美元。
從逐月看,下半年降幅更是明顯,如8月減少939億美元;11月減少872億美元;12月更是破紀錄大減1079億美元。市場普遍認為,外儲減少的原因,除了中國經濟放緩和人民幣貶值導致資金流出,8月之後降幅擴大,很可能是人行動用外儲干預匯市的結果。
但人行此項策略陷入了惡性循環:動用外儲干預卻無法阻貶和降低貶值預期,導致國內資金繼續流出;而資金外流加速,又使得外匯儲備大減;人行進場干預的籌碼減少、顧慮更多,又加速人民幣貶勢和加深貶值預期。
於是,進入一六年的第一週,人民幣一瀉千里,前4個交易日中間價貶710基點,其中7日,更是重貶332基點至6.5646元,為連續8日走貶,當日中間價創一一年3月以來新低。中間價續降,也帶動人民幣匯價走弱,CNY今年前4個交易日貶1.53%,離岸人民幣(CNH)則貶約1.8%,匯價逼近6.7元關口。
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短期內急挫的結果,導致其他亞幣(日圓除外)和新興市場貨幣跟著競貶,新一波貨幣戰爭瀕臨爆發邊緣,全球資金恐再次面臨大洗牌。眼見金融危機山雨欲來,人行八日終於將人民幣中間價調升10個基點,CNH和CNY的波動也趨穩,全球貨幣市場暫時鬆了一口氣。
對於人行放手人民幣急貶的原因,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近期人民幣貶值速度加快,是先前「別人貶,我們扛」所累積的巨大貶值壓力的釋放;同時,也是市場化改革加快所致,在資本帳開放的情況下,加快人民幣貶值是避免消耗外匯儲備的最有效手段。
中國最大本土投行中金公司的報告指出,今年開年後,人行可接受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水平,似乎發生了變化。人行或有意通過短期快調方式,打破漸進式貶值所帶來的貶值預期強化、導致更多資本流出的「惡性循環」。中金認為,這種改變又有助於釋放市場壓力,並在試錯的基礎上,探尋市場能穩住的匯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