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台灣大選進入緊鑼密鼓的倒數時刻,蔡英文與她領導的民進黨勝券在握。美國《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日前刊登專文〈台灣的蔡英文即將贏得總統、創造歷史〉(Taiwan's Tsai Ing-wen has presidency, and history, within her reach),分析蔡英文從2012年黯然落敗到2016年勝利在望,中間這4年的轉變歷程。
《洛杉磯時報》指出,過去4年來,蔡英文採取一些非常有效的作法來改造形象,她投注大量時間深入民間、接觸選民,並且與台灣最重要的盟邦培養關係。
報導訪問了美國戴維森學院(Davidson College)東亞政治學教授、知名亞太問題專家任雪麗(Shelley Rigger),以及曾經在陸委會與蔡英文共事的戰略專家林中斌,談談他們眼中今日與昔日的蔡英文。
任雪麗說:「就做為一位候選人而言,今日的蔡英文比上一回好多了。我想她這4年來花了許多時間,思考邁向成功的必備條件。而且今天她與美國的關係也比4年前好多了。」
《洛杉磯時報》引述蔡英文朋友與昔日同事的說法表示,這是蔡英文的典型作風,她天性內斂羞澀,人際關係屬於「慢熱」型,但是做事非常認真,重視細節,而且善於體察他人的要求。
2000年到2004年間,蔡英文在陳水扁政府擔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當過她2年的副手林中斌說,同事都形容蔡英文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她會三更半夜打電話給負責公關的同仁,要他們對媒體的錯誤報導發布澄清聲明,她有個外號就叫『蔡澄清』。」
蔡英文還有一種天賦:先見之明。林中斌說:「讓我驚歎的是,我還沒來得及問她問題,她就已經先回答你了。博士班課程可沒有教這個。」
林中斌進一步指出,這種天賦讓蔡英文得以有效抵禦批評者,無論對方是來自國內還是國外,「在你攻擊她或者批評她之前,在你出手之前,她已經準備好答案。」
蔡英文兩度擔任民進黨主席,許多人肯定她能夠凝聚派系,並廣納各方意見。相較於馬政府經常被指控「黑箱作業」、獨斷獨行,蔡英文的作風引起許多選民共鳴,尤其是年輕世代的選民。
台灣政治作家張文說:「與人們溝通非常重要……蔡英文向來重視溝通。」她回憶蔡英文2003年在陸委會主委任內,為了推動一項法案,和幕僚逐一聯絡立法院的每一位立委,當時台灣的立法院有225席。
2010年,蔡英文競選新北市市長,敗給朱立倫。2012年,蔡英文競選總統,敗給馬英九。之後,她在台灣與國外各地旅行,創立小英教育基金會。今年,她出版一部回憶錄《英派:點亮台灣的這一哩路》,書中說道:「我曾經跌倒,但我努力站起來。」
任雪麗說:「今天的蔡英文深得人心。上一回敗選之後,很多人幸災樂禍。但是今天,她是民進黨的希望,黨內對她再無任何怨憎。如果他們最後獲勝,也要歸功於她的努力,她帶領這個黨邁向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