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汽車市場的第三次衝擊

2016-01-22 06:30

? 人氣

所以以「從A點移動到B點」這個「剛需」來說,自駕車對於今天的大車廠來說會是一場大災難——如果只需要路上車輛的五分之一總數的自駕車就能實現所有的基本移動需求,那就代表汽車銷量會下降80%,儘管換成的自駕車可能短期內是比較高單價的。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也許是為何自駕車的創新是由谷歌、特斯拉、Uber甚至是謠傳中的蘋果所領銜,因為大車廠如果要進行這樣的研發,一定會面臨產品線自相殘殺(cannibalization)的兩難。儘管十年前就有足夠的研發基礎和誘因研發自駕車,大車廠們自然地左支右絀、蹉跎光陰,徒然讓非傳統汽車產業的科技公司和新創拔得頭籌。

總結來說:自駕車的普及一定會造成汽車銷量的大幅下降,這個銷量下降會造成各種供應鏈和服務鏈上的漣漪效應,包含下面所提到的能源產業。

能源產業

傳統內燃引擎的汽車靠燃燒汽油轉換成能源驅動車子前進,地大物博的美國汽車數量和使用比例都最高,一年消耗的石油佔全世界近半。按照前面的「自駕車取代私有車」的邏輯,如果人類移動哩數不變,事實上消耗石油並不會有太大改變,只不過是由個人擁有的汽車換乘電腦駕駛的、多人共享自駕車。但是因為車輛數量的大幅下降,以及移動路徑的集團優化,將讓塞車、迷路時怠速中的內燃引擎比例大幅下降,從而降低了無謂的能源浪費。

更重要的是,自駕車本質幾乎是跟電動車綁在一起的:許多的自駕車優點都能在電動車上取得乘數效應,以電動車發展的方向來說,我們幾乎可以預期自駕車普及時,幾乎都會是電動車。

就像馬斯克所說的:如果將路上所有的內燃機引擎——還記得這個引發第一次衝擊的發明嗎?——都換成電動引擎,車內的能源轉換效率將從20%提升到80%以上,而原本會在內燃機引擎以很低效率轉換成動能的石化燃料,可以改運送到遠比內燃機高效率的火力發電廠轉換成電力,整體來說路上汽車的總體能源消耗量就可以大幅下降。

近來油價跌跌不休,固然可以解釋為是對經濟反轉的預期,但在這個期貨交易頻繁的商品上,也許我們可以猜測有一定數量的華爾街交易員已然將電動自駕車的普及對於石油需求的衝擊也考慮進去了也說不定。

汽車保險

如果所有路上的汽車都換成自動駕駛,我們可以說車禍機率會趨近零,換句話說,所有汽車保險都將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傳統上汽車駕駛人的保險費用與駕駛人的駕駛年數、個人年齡和肇事紀錄以及汽車本身的狀態相關,就是因為這幾個因素和車禍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如果全換成電動自駕車,就移除人為肇事的元素,再車輛所有的部品都大幅電子化,便於監控老化狀態,能在最佳時機予以汰換,這就進一步大幅降低了汽車狀態造成的車禍數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