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葡萄酒的時代來了!

2016-02-04 23:00

? 人氣

美酒佳餚專業作家 林裕森,被譽為華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作者。(攝影者.吳毅平)

美酒佳餚專業作家 林裕森,被譽為華人世界最好的葡萄酒作者。(攝影者.吳毅平)

又是一年之初,葡萄酒愛好者彼此交換著品飲蒐藏情報,究竟誰會是2016年葡萄酒世界的主流王者?林裕森觀察到,近幾年秉持有機、自然動力法(Biodynamic)的小農崛起,即是對過度工業化、無法顯現真實風土的商業葡萄酒之反動,風向在變,你嘗到了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用橡木桶,回歸祖父級手感

「你想像過,頂級紅酒沒有橡木桶培養會是什麼樣的滋味嗎?」回溯到20世紀中,若陳釀的橡木桶新桶比例太低,釀出酒體薄弱、香氣不足的酒,必定難登列級酒莊之堂,如今話題正盛的自然酒,為要強調葡萄自有個性,以陶甕、水泥槽到水泥蛋槽等新興容器釀造,事前葡萄只透過簡單的泡皮萃取、捨去自動控溫與新木桶培養,最貼近土地的葡萄酒得以誕生。

法國侏羅Arbois產區的頭號國際釀酒師Stephane Tissot,就厭惡工業化產生的均一口味,他以自然動力法釀造出30種不同酒款去發掘各種地塊的差異,還以陶甕釀造出Trousseau,「這就像把葡萄園直接放進你嘴裡。」林裕森表示越來越多酒莊重新檢視現代葡萄種植法,帶來觸動人心的多樣酒風。

自然酒象徵新的葡萄酒世代、新的價值觀形成,如同現下流行的精釀手工(Microbrews)亦為生活風格和成長環境養成,新一代葡萄酒農對父輩工業化時代的反叛,化作崇尚爺爺輩的「復古」浪潮,除了「救出被橡木桶綁架的葡萄酒」,也有一群人推崇如手工藝匠般的「混種混釀」種植法。西班牙Rioja產區的釀酒師Telmo Rodríguez就以百年老樹葡萄園「Las Beatas」為名實施一混種計畫,仿效葡萄根瘤蚜蟲災難前的歐洲葡萄園,混了7個葡萄品種,有紅有白,且不成排不成行,僅以人工耕作,成熟後全部混在一起不去梗、移至地下岩洞讓原生酵母自然釀造。林裕森曾在2013年嘗到當時尚未裝瓶上市的2011年份,「多果香、清新順口且多變化,口感質地完全不同於時下流行的濃厚堅實酒風。」如荒野般沒有設計和布局,卻讓人想漫步流連。

佐餐酒才是王道,重視均衡

在歐洲傳統,葡萄酒就該出現在餐桌上。除了自然酒逐漸受到關注,當今酒迷們也不再盲目追崇高酒精度、有大量超成熟果香、少天然的果實酸度、豐碩酒體的Big Wine,而是尋求適合佐餐的均衡口感,宣示不人云亦云的品味。低酒精度可以Vinho Verde為代表,這是葡萄牙所謂「綠酒」,指的不是顏色,而有年輕、新鮮、酒精度約10%左右的意涵,由於價格較低因此鮮少出口,是到葡萄牙必嘗佐餐酒,「Quinta de Azevedo的酒體輕盈飄飛,除了青蘋果香,也帶著精緻白花香氣,如薄紗輕飄。」

口感優雅、平易近人的通俗酒款,在今年葡萄酒消費占比大大提升,一般最容易入門的氣泡酒,將不再是Proceco或Moscato獨攬天下,而由酒農香檳、高檔西班牙Cava成為進階酒迷的心頭好。Cava Recaredo是一家只採用馬匹耕犁(生物動力)、避免破壞淤泥壤土和鈣質的結構分布平衡的「極致有機」酒莊,是林裕森的Cava首選;他也預言,非主流葡萄品種將崛起,奧地利風格多元的黑葡萄品種——藍佛朗克(Blaufränkisch)會是下一個葡萄酒界新星,來自Groszer Wein酒莊的Blaufränkisch vom Riegl,擁有頑皮特質,在「年輕」的第一印象中,有豐富果香做為架構支撐,適度單寧與優美酸度非常迷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