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出席峰會的越南「親美」總理阮晉勇,最後一刻宣佈將派遣副總理出席,也讓各界揣測是否決定背後有越共十二大後新政府在南海問題上出手力度將有所調整。
海牙仲裁變數
更多分析指出,不管各國領袖在這次閉門莊園峰會期間是否會談及這一話題,但對美國和與中國存在主權爭議東協國家來說,有一個即將到來的契機,也是美國方面暗自預期的有利變數,即海牙國際仲裁法庭不久將對中國堅持的「九段線」是否符合國際法作出的仲裁裁決。
美國很多官員私下認為,儘管中國堅持不承認海牙仲裁法庭有權仲裁南海主權問題,也對整個仲裁程序採取不參與和不接受的立場,但是一旦最終裁決出籠,必然對中國的「國際聲譽」,特別是在東南亞諸國中的國際形象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裁決是中國「九段線」不符合國際法,而中國幾乎必然會繼續堅持一貫的「三不」立場,那麼美國將可以預期更多的東協國家會進一步靠向美國而與中國保持距離。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白宮官員向媒體表示,中國一貫試圖依靠「模糊性」來把爭議拖下去,而海牙仲裁的進程正日益讓這種「模糊性」明朗化,讓中國難以繼續拖延。
修昔底德陷阱
很多中國與國際專家也都認知,雙方表面爭執與摩擦的背後是一個新興大國與一個現存大國如何重新取得權力平衡與共識的難題,也就是被不少中國學人稱為「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
在眾多源於美中舊新強權之間缺乏基本戰略互信的摩擦點上,南海主權和自由航行權爭端已經逐漸演化成為雙方對弈中焦點中的焦點;而這種由雙方根本利益驅動的「缺乏戰略互信」危機,也沒有能通過包括2013年莊園峰會等一系列習近平與歐巴馬的峰會得到解決。
《金融時報》近日有分析指出,原本散沙一盤的東盟,近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有緬甸民主化和開始脫離中國影響圈,再有美國與越南和菲律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合作的進一步加強,使得美國特別是軍事力量「重返亞洲」的努力得到了區域支持與呼應。
如果說美中大國角力好比棋盤上的博弈,那麼在美中棋路均相對比較明確的南海一局棋上是否會因為周一、周二的新莊園峰會而出現較大變局,估計將是各利益相關方的最大聚焦點。
(撰稿:晧宇/責編:歐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