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當上市長之後,值得批判的事情不少。對人欠缺尊重啦、不懂基本禮儀啦、莽撞政策導致塞車啦、市府主管異動頻繁啦、發言粗魯得罪外賓啦,例證罄竹難書。有些事例其是非極為清楚,可是卻難以撼動其民調,我認為有兩個因。其一,網路上經常出現類似這樣的反駁字句:「柯P再怎麼差,也比舊官僚要好」。這樣的對比太輕易地將對柯P的客觀批評,簡化為「柯P與其對照組二選一的選擇」,使得理性評論難以進行。其二,發動或參與指責柯P的,經常是勝文(或藍軍)的支持者。這又使得閱聽人覺得這些指責好像在隱喻「看吧,你們當初投票投錯人了吧」。若是產生這種聯想,也會形成「柯P與勝文二度對決」錯覺,扭曲了事件批評的本質。
我想要呼籲的有兩點。一、勝文支持者請拋棄「我將再起」的先驗期待;唯有如此,才能「淨化」柯P指責者的公正客觀性。二、柯P支持者請放下「指責柯P者都是在支持舊官僚」的錯誤二分;也唯有如此,才能理性化評論,給予公僕應有的監督與壓力。以下,要更深入一點分析。
什麼是柯P對照的「舊官僚」?這很難定義;但是以下的官僚致詞典型,大概能喚起人們對舊官僚的想像。「今天---是我們---中華民國---八十年來---的一個---重要的---日子。---本人---在這裡---要代表---XXXX的朋友---說---幾句話---」。舊官僚的致詞就是這樣:假莊重、溫呑、一百字唸五分鐘、折磨大家的耐性、內容大而空,煩死人。致詞若此,結果當然是媒體沒興趣、人民沒興趣、儀式重於實質。這樣的舊官僚,政壇上一堆。
相對的,柯P從來不會這樣講話,也不會說「如果---我的發言---造成---你的困擾,---我感到---相當遺憾」這種形式道歉。柯P會說:「錯了就是錯了,不能硬抝嘴賤」。兩相比較,絕大多數年輕人當然選擇柯P,再怎麼樣也不要假、大、空的舊官僚。
舊官僚的另一個特色,就是裙帶利益。這並不是舊官僚的專利;基本上只要官做大做久了,就一定會腐化,也一定會裙帶圈日益寛肥。政治素人之所以沒有裙帶,只因為他們「涉世未深」,裙帶尚無從建立。舊官僚裙帶當然最先嘉惠近親,所以有些人第一份工作就是董事長、四十歲不到就能夠住豪宅、各種門路管道要津都有親朋好友等等,當然都有利於舊官僚第二代的發展。這樣的庇蔭,卻是絕大多數年輕人討厭的、認為不公平的。
即使柯P有種種缺失,但是如果一定要在柯P與勝文之中二選一,我所認識的年輕朋友、有投票權的新世代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柯P。也許是受最近十幾年凍薪與所得分配惡化之影響,年輕人對於權貴裙帶世襲的反感,恐怕遠大於莽撞與狂妄。所以關鍵是:千萬不能逼大家在柯P與勝文之間二選一;否則對勝文的反感就轉變為對柯P莫名其妙的維護。這樣的情結當然扭曲了民主監督應有的批評與理性,對市政不好,也對民主不好。
我認為柯P做人做事有太多值得指責之處,但是民眾偏高的支持,使得批評之聲難成氣候,壓迫其改革的力道也就不足。民眾的高支持度或許有一部分是對政治素人的新鮮期待,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還一直被壓縮在「柯P或勝文」的想像選項中,好像選戰還沒結束一樣。是的,對於那些心存「我將再起」幻想的人而言,「三年後」的選戰還沒開始,當然無所謂結束。但他們確實低估了舊官僚裙帶在年輕人心目中的負面評價,所以才會有「再起」的幻想。但是許多年輕人的判斷卻是:柯P再爛兩倍三倍,這個結論大概也不會翻轉。
這就是我在文章開頭做兩點呼籲的原因:擁文派或舊官僚派一定要斷了班師回朝的念頭,才能讓對柯P的指責有理性討論的空間。這其實也是一個讓藍營反省的好機會:除了沾染既定印象的勝文,要如何尋找一位比較貼近庶民、貼近年輕人的候選人?舊官僚放手之後,台北市民也就有一個更健康的檢視環境:難道自視過高、口無遮攔、行事躁進就是台北市民期待的典範?難道除了勝文,他們就只有柯P這單一選項?
民主政治,好像不該這麼狹窄;台北市民,好像也不該這麼苦命。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