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叫好又叫座的美國科幻電影《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上映,票房收入超越《星際戰爭》(Star Wars),成為當時的電影票房總冠軍,這個紀錄接下來保持了10年之久,才於1993年被《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打破。
爛蕃茄(Rotten Tomatoes)將其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幻片。堪稱「偉大」的這部電影,為何以它為名的遊戲銷量卻慘不忍睹,還獲得史上最失敗電子遊戲的評價?
Il 7 dicembre 1982 usciva in Italia ET, diretto da Steven Spielberg. pic.twitter.com/dPxVF6ju1h
— Lucca Comics & Games (@LuccaCandG) 2015 12月 7日
高價購得版權
同年7月,當時最大的科技公司雅達利(Atari)向《E.T.外星人》導演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以2千1百萬美元(約新台幣6億7000萬元)的高價購買遊戲版權,並將設計製造遊戲的任務交付給遊戲設計師沃肖(Howard Scott Warshaw)。
He wrote #ET game in 5 weeks "more than 30 years ago was still generating excitement." https://t.co/DC9BrP313M pic.twitter.com/p1llZNHXKo
— Iron Lava Corp. (@ironlava) 2016 2月 23日
沃肖曾經成功製造史匹柏另一部電影《法櫃奇兵》(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的遊戲,受到全面好評,成為史匹柏「認證」的天才,並欽點其負責《E.T.外星人》遊戲的開發。
「我嚇傻了!」當時24歲的沃肖表示,由於太欣賞史匹柏,所以當雅達利的執行長致電時,詢問是否能製作《E.T.外星人》遊戲時,他直接一口答應。但卻沒想到這是一切悲劇的開端。
The programmer who wrote E.T. (Howard Scott Warshaw) wa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se #haveyouplayedataritoday pic.twitter.com/Z292nnOyh0
— Adam Airhart (@AdamAirhart) 2014 4月 27日
製作時間僅5周
由於當時製作符合雅達利2600機型的卡帶需要數週的時間,而雅達利則希望遊戲能趕在耶誕節時上架,趁《E.T.外星人》熱潮還在延燒時,趕上美國人大量購物的時節。公司要求沃肖能在9月1日前完成遊戲的製作,也就是僅剩5周的製作時間。
ICONS: Howard Scott Warshaw's other movie game http://t.co/AE3cl3sXcK #xbox #ps4 pic.twitter.com/QGC6GvQ5Et
— ♚KIᑎGᔕᒪEYᑎEᗯᘔ♚ (@KingsleyNewz) 2015 8月 11日
「正常遊戲製作時間是6到8個月,而不是5周!」沃肖認為十分不合理,但是雅達利提供了讓他與崇拜的史匹柏會面機會,派噴射機從加州飛往洛杉磯,與其討論遊戲內容,希望能做出像雅達利代表作《小精靈》(Pac-Man)一樣的遊戲。
「《E.T.外星人》是一部突破性的電影,而這樣的電影就要配上突破性的遊戲!」沃肖定義ET遊戲為冒險遊戲,玩家必須幫助迷路的外星人,以特殊的「星際電話」讓外星人能跟原本的星球聯繫,而星際電話必須透過各種特別的零組件組合而成,玩家必須在地圖上探索以尋找零件,幫助外星人回家。
在當時沃肖的想法可說是十分新穎,但最重要的就是時間問題,接下來的5周內,沃肖甚至把公司的設備搬回家,節省往返路程的時間,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製作遊戲。在沒日沒夜地趕工之下,遊戲終於問世。但卻沒想到這將成為壓垮雅達利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