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炯朗專文:理想國的四種德性、三個階層

2016-03-10 06:40

? 人氣

第二個階層是軍隊、警察和其他參與政府工作的人,他們協助統治者共同作為國家、社會的守衛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第三個階層是大多數的人,他們是農夫、工人、商人,負責生產和製造,提供生活資源。

柏拉圖的理想政府很接近暴君政治?

柏拉圖在《理想國》裡說過一個涵意深遠、被大家反覆討論的寓言,叫做「山洞的寓言」。就是在一個山洞裡,有一群囚犯被鐵鏈鎖住,他們面對山洞的牆壁,手腳都不能動,頭也不能轉。

在他們的背後有一個火堆,只能看到在背後出現或移動的東西被火投影在牆壁上的影子;對他們來說,只知道影子的存在,並不知道形成影子的實物,當他們交談的時候,談的是影子,而不是形成影子的實物。舉例來說,在他們的語言裡,書是在牆壁上一本書的影子,而不是形成這個影子的這本書。這個寓言提醒我們的重要觀念就是:「語言表達的是我們眼睛的影子呢?還是我們腦袋裡的形象呢?還是在我們背後形成的這個影子?」在寓言中,後來有一個囚犯被釋放,他看到實物,看到火,甚至看到太陽,但他能夠瞭解這一切現象嗎?他能夠把他的瞭解解釋給其他的囚犯聽嗎?他們會嘲笑他,還是相信他呢?這個被釋放的囚犯就代表了柏拉圖的「哲學家—皇帝」,他的責任就是有勇氣為他人帶來真理。

最後,在討論理想國家、社會的架構和德性之後,柏拉圖也指出另外四種不同的政府形式,但是這些都是不可能永續存在的政府形式。

第一種形式是「軍人政治」(Timocracy),這是源自古希臘時代斯巴達政府的模式。國家、社會由有榮譽的軍人來統治,但是榮譽往往和財富連在一起,結果政府變成由追求重視物質財富的人來領導。

第二種形式是「寡頭政治」(Oligarchy),是由少數擁有權力和財富的人來領導。

第三種形式是「民主政體」(Democracy),在寡頭政治的統治之下,階級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衝突帶來革命,推翻了寡頭政治而帶來民主政治,但是正如大家所知,民主帶來了自由,也帶來了動亂。

第四種形式是「暴君政治」(Tyranny),民主政治帶來的動亂形成了極權強暴的統治制度。其實,柏拉圖的理想政府和暴君政治最接近,不同之處在於柏拉圖的理想政府裡,領導者是智慧、勇敢、仁慈、節制、公正和獨裁的哲學家皇帝,在暴君政治裡,領導者則是一個不仁的暴君。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李國鼎科技講座教授與國立清華大學蒙民偉榮譽講座教授。本文選自作者新書《公民課該學的事:從自己出發,和社會好好相處》(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