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阿里巴巴前總參謀長曾鳴在《智能商業模式》書中首度公開阿里20年內部運作策略。未來企業必須具備兩種DNA=網絡協同+數據智能,缺一不可。企業需要深刻理解本身在所屬商業生態系統中的定位、各個參與者間的競合關係、所屬生態系統與其他系統相對創造的價值與競爭優勢,然後強化本身的優勢、補足伙伴的劣勢,才能危中求勝。
在科技業,「生態系」是一個被過度使用到令人翻白眼的流行語,但在阿里巴巴,「生態系」這個名詞很重要,被用來對準策略目標,診斷事業是否運行在正確的軌道上。
生態系有個核心思想。傳統的定位概念認為,每個公司大多獨立決定自己的策略,但在生態系中,每一個參與者的成功都得仰賴其他參與者,它們是相互依賴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更精確地把商業生態系(business ecosystem)定義為:一個逐步演變來解決複雜顧客問題的智能網絡(smart network)。(「智能網絡」其實是網絡協同+數據智能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沒有這兩項能力,就形成不了一個「生態系」;換言之,形成不了一個智能網絡。)
商業生態系吸引資源,擁有能夠讓參與者繁榮與茁壯的基礎建設與機制。我把一個生態系進一步區分成三個不同角色:點、線、面。生態系的力量使得創新的新公司能把服務顧客做得更好,這些生態系挑戰舊商業界,幫助公司提供更優異的顧客價值,取得競爭優勢。
點、線、面的定位
我經常詢問領導人或創業家,在他們所屬產業成長中的生態系裡,他們憧憬自己從事什麼事業。絕大多數人懷抱平台夢,他們想建造很賺錢、商業模式又可以擴展的大平台,他們想握有決策權,發號施令,囊括獲利。
接著,我問他們一個不同的問題:你們想要像阿里巴巴擁有5000 萬美元市值,仰賴幾萬名員工組成的龐大複雜全球組織,而這些員工又得管理幾千萬個賣家和第三方供應商,以及快速成長中的物流、融資與雲端運算等附屬平台。
或是想要像Big-E,本身沒有工廠,品牌的獲利有近半數落入自己的口袋,她只需要在世界各地旅行,並在社群媒體上張貼穿著新服飾的照片,就能賺幾千萬美元?
又或者滿足於當個支援其他公司或胸懷大志網紅的撰稿人或設計師,或是要作個像Toptal 這樣的自由業者仲介平台,把你寫的東西貼在各種社群媒體,享受曝光、快速得到收入、以及彈性的生活?
突然間,平台夢就變得似乎不是那麼吸引人了。
接著,我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問這個問題:你們想在生態系或網絡中扮演什麼角色?
你是誰?
傳統策略理論的核心是定位,這要思考三個基本問題:誰是你的顧客?你的價值主張是什麼?你的定位跟競爭者的定位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