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全台8縣市土壤液化潛勢圖查詢系統14日上線了,這份資料是民眾關心、房地產業者擔心,資料公告之後,未來更值得關心的是政府有什麼政策因應?
在南部大地震造成土壤液化區的大樓倒塌、死亡民眾上百人之後,引發社會對土壤液化問題的重視;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對外表示,三年前他擔任內政部長時,已交代營建署套疊出全台土壤液化潛勢區,並向行政院示警,但時任行政院長的江宜樺並不支持,擔心引起民眾恐慌。而行政院則反駁指當時江宜樺很肯定,還指示研議推動的可能性。
先不論這筆口水帳的事實與是非,至少是張善政手中作到公布這件事,而且原本較粗糙的大區域面積圖,也是張善政要求必須更詳細到「看得到路名」,單是這點,顯然江宜樺是不如張善政,這也與張善政在行政院中持續推動「開放政府資料」理念契合。而這種「開放資料」模式,其實也非始自今日─數十年前輻射屋事件搞得人心惶惶時,原委會也是把對輻射屋調查的結果全部上網供民眾查詢。
事實上證明資料的公開,才是平息恐慌、保障更多民眾權益的最佳方式。以避免民眾恐慌為由隱藏應公開的資料,最後只是助長更多恐慌、無法解決問題。張善政公布政府手中掌握的土壤液化地圖,值得肯定。
至於有房地產業者說公布後會造成房價下跌,如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說短期房價難免恐慌,房價至少下跌15%,坦白說,這種說法似是而非並不足取。
國內外對房地產的買賣,基於買賣雙方資訊的不對稱,都有要求對房屋狀況的資訊必須充份揭露的「公平條款」規定─甚至連是否曾為「兇宅」都要事前告知,至於是否漏水、淹水等更該事前揭露。揭露這些資訊當然讓此房屋價格下跌,但基於公平交易原則,這些資訊當然該事前告知─不會有人認為賣房隱藏不利資訊是可取、可接受的作法吧?
如果連私人買賣房子都該揭露相關資訊,政府當然更應該、也更有責任揭露資訊。台北市政府之前公布了台北市易淹水地區的調查地圖,同樣對列入易淹水地區的房價會有壓低效果;公布此資料,對淹水地區房屋的賣方而言,是會影響其價格,但對買方而言,則是有更充份的資訊作評價,政府公布資訊是保護更廣大、處於「無知」狀態的買方。
那些地區容易淹水,民眾還可能走訪當地民眾即會知道,但土壤是否液化,則一般民眾完全無由得知,只有政府掌握了此資料。由政府揭露是份所當為,有此資料卻不敢亦不願揭露,反而是失責、不當保護原有屋主的利益。更何況,換個角度看,那些易淹水地區、土壤液化區,房價固然下跌,但其它經政府「認證」的安全區域,價格也可能上揚,一正一負之間,其實對整體房價的影響是可中性看待。